热文汉字贻怎么读(贝台念什么)

抒情君 15

寵貽(宠贻),◆謂恩寵及於子孫。○[明][吾邱瑞]《運甓記‧官誥榮封》:一門尊顯,孫子寵貽。

見貽(见贻),◆猶見贈。○[唐][元稹]《酬盧秘書》詩序:予自[唐]歸京之歲,祕書郎[盧拱]作《喜遇白贊善學士》詩二十韻,兼以見貽。○[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新青年》第二期已出,別封寄上。今年群益社見貽甚多,不取值,故亦不必以值見返耳。

燕貽(燕贻),◆見燕詒。

養虎貽患(养虎贻患),◆同養虎自遺患。◆[明][張居正]《答宣大巡撫計處黃把二虜》:此所謂引賊入家,養虎貽患,是何等計策乎?[孔厥]《新兒女英雄續傳》第七章:與其養虎貽患,還不如

養虎自貽災(养虎自贻灾),◆同養虎自遺患。◆[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摺:今日裡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虎自貽災。

養虎禍貽,◆犹养虎自遗患。○清李玉《一捧雪·讦发》:怕只怕養虎禍貽不淺。参见養虎自遺患。

貽愛(贻爱),◆1.招人喜愛。○[南朝][宋][謝靈運]《傷己賦》:[卞]賞珍于連城,[孫]別駿於千里。彼珍駿以貽愛,此陋容其敢擬。◆2.遺留及於後世之愛。○[北齊][劉晝]《新論‧惜時》:人之短生,猶如石火,炯然以過,唯立德貽愛為不朽也。

貽謗(贻谤),◆招致責難。○[明][方孝孺]《孝思堂記》:苟才不克勝乎位,善無以及乎人,貽謗取侮,而恆懼乎危辱之臻,則亦未得為孝也。

貽貝(贻贝),◆軟體動物。殼三角形,表厚外黑。生活在淺海巖石上。肉味鮮美。俗稱殼菜或淡菜。○《爾雅‧釋魚》:玄貝,貽貝。○[郭璞]注:黑色貝也。○[邢昺]疏:黑色之貝名貽貝。

貽塵(贻尘),◆[晉][陸機]《吊魏武帝文》:彼裘紱於何有,貽塵謗於後王。後以貽塵指遭受後人的譏誚。○《南齊書‧陸澄傳》:素飧之責,貽塵千載。

貽恥(贻耻),◆謂引以為恥。○《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他人之善,若己有之,民之不臧,公實貽恥。○[呂向]注:貽,猶有也。

貽醜(贻丑),◆留下惡名。○《魏書‧張倫傳》:將取笑於當時,貽醜於來葉。

貽臭(贻臭),◆留下惡名。○[明][王世貞]《將軍行》:生為眾人恨,死為眾鬼憐。寄語二心臣,貽臭空萬年。

貽臭萬年(贻臭万年),◆猶言遺臭萬年。○[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三:[桓玄子]恆言‘不能流芳百世,亦當貽臭萬年’,至今為書生罵端。○《禪真後史》第四七回:[瞿琰]道:‘觀爾等一貌堂堂,足稱偉士,若能改惡從善,歸順天朝,為國家幹功立業,流芳百世,煞勝似陷身不義,貽臭萬年。’

貽垂(贻垂),◆流傳。○[明][張居正]《恭述祖德》詩:勳華信巍煥,典則仍貽垂。

貽毒(贻毒),◆流毒。○[明][祝鑾]《跋<桯史>後》:粵自[宋]室南渡,虜[金]倡亂,狡[檜]竊柄,國是靡一。以致精忠之幟,偃而弗振,貽毒無窮,良可悼哉![清][陳貞慧]《過江七事‧禁緝事》:又先朝緝事之設,貽毒最深。○[汪直]、[劉瑾]乘之竊弄,既凶於國,亦及其身。

貽範(贻范),◆1.留下典範;使成典範。○[晉][陸雲]《西園第既成有司啟》:首建大國,固將憲章令典貽範萬世,始基之制,不可不慎。○[隋煬帝]《寬連坐詔》:用能樹聲往代,貽範將來。◆2.指留下的典範。○[明][王世貞]《應詔陳言疏》:承列聖之貽範而丕顯之,深仁厚澤,淪浹民志。

貽芳(贻芳),◆留下美名。○[唐玄宗]《送張說巡邊》詩:鼓吹威夷狄,旌軒溢[洛陽]。○[雲臺]先著美,今日更貽芳。○[清][鈕琇]《觚賸續編‧新城家法》:人人勤學以自奮於功名,故[新城]之文藻貽芳,衣冠接武,號為宇內名家。○[清][昭槤]《嘯亭雜錄‧韓大任》:以此殘軀貽芳後世可也。

貽風(贻风),◆謂影響、感化。○《梁書‧元帝紀》:若夫大孝聖人之心,中庸君子之德,固以作訓生民,貽風多士。

貽福(贻福),◆謂積福澤以遺子孫。○[明][李東陽]《<陸孝子詩>序》:[鳳]之祖[庭玉]君履善貽福,而[仁甫]續學弗試,猶有待于後。

貽穀(贻谷),◆《詩‧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俾爾戩穀。○[鄭玄]箋:天使女所福祿之人,謂群臣也。其舉事盡得其宜,受天之多祿。後以貽穀指父祖的遺蔭。○[明][鄭若庸]《玉玦記‧送行》:閥閱蟬聯知有幸,扶搖好薦鵬程。當思貽穀三槐在,莫負還鄉駟馬行。○[明]徐渭《世學樓賦》:惟青瑣之美彥,實烏臺之令孫,欽貽穀之在昔,服庭訓而彌敦。

貽害(贻害),◆留下禍害;使受損害。○[宋][沈俶]《諧史》:魑魅魍魎,假[羽]名以興禍福,何獨貽害於[惠明],而[季恭]、[彥瑜]差無聞然?[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土司‧夷兵》:[嘉靖]間[倭]警,調[陽麻]兵,調[瓦氐]狼兵,俱貽害東南最慘。○[郭沫若]《雄雞集‧三點建議五》:溫室裏面的花經不得風霜,一味地溺愛,那是會貽害青年的。

貽恨(贻恨),◆猶遺憾。○[唐]徐彥伯《樞機論》:雖復[伯玉]沮顏,追謝於[元凱];[蔣濟]貽恨,失譽於[王陵]。一本作遺恨。○[宋][梅堯臣]《思歸賦》:蓋自成人以及今,未嘗一日侍傍而稱壽,豈得不決去於此時,將恐貽恨于厥後。

貽患(贻患),◆留下禍患;使受害。○[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若夫巢穴以風雨貽患,則大壯以棟宇祛弊。○[明][屠隆]《綵毫記‧祿山謀逆》:從來養虎能貽患,莫怪胡兒解負恩。○[蕭乾]《西德的暮秋》:不然軍隊會染上任何惡習,貽患本國。

貽悔(贻悔),◆留下悔恨。○《晉書‧王坦之傳》:悼司徹之貽悔,審褫帶之所緣。○[宋][陳造]《泊海子口》詩:遄邁自本圖,闕供恐貽悔。○[清][薛福成]《與法蘭西立約通商保護越南議》:約事之多歧,人言之可畏,稍不詳審,或致貽悔於將來也。

貽禍(贻祸),◆使受害;留下禍害。○《新唐書‧高宗紀贊》:[高宗]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古今小說‧羊角哀捨命全交》:此乃一村香火,若觸犯之,恐貽禍於百姓。○[謝覺哉]《不惑集‧<團結‧謙虛‧進步>》:因此驕傲不只是害了自己,同時也要貽禍人家。

貽譏(贻讥),◆招致譏責。○[晉][葛洪]《抱樸子‧疾謬》:令聞不著,醜聲宣流,沒有餘敗,貽譏將來。○[明][陸樹聲]《長水日抄》:壞了一生名節,以一時希意圖進而貽譏後世,權位之能移人若此。○[魯迅]《<朝花夕拾>後記》:原來我的識見,就正和[唐]朝的‘不知其源者’相同,貽譏於千載之前,真是咎有應得,只好苦笑。

貽鑑(贻鉴),◆留有鑒戒。○《舊唐書‧令狐德棻傳》:如文史不存,何以貽鑑今古?

貽咎(贻咎),◆獲罪。○《宋史‧高宗紀八》:繼此者宜盡心乃職,毋合黨締交,敗亂成法,當謹茲戒,毋自貽咎。

貽愧(贻愧),◆留下羞愧。○[元][虞集]《寫韻軒記》:因書此以遺其觀之主者[余]君[玄谷],無重貽愧於茲軒之高明云。○[明][焦竑]《玉堂叢語‧恬適》:蓋予雖以文翰著銜,其所職,則啟沃輔翼,有關於上下者頗重大,予於是無一能效焉,書之,徒以自貽愧也。

貽累(贻累),◆1.留下負擔、包袱。○《舊唐書‧列女傳‧樊彥琛妻魏氏》:[彥琛]答曰:‘死生常道,無所多恨。君宜勉勵,養諸孤,使其成立。若相從而死,適足貽累,非吾所取也。’◆2.指招致禍害。○[明][王守仁]《禁革輕委職官》:抑且城池庫獄,一有虧失,貽累匪輕。○[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人習步算,而賦均,異時虛糧貽累之弊盡汰。◆3.連累;牽累。○[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鍾生》:但遠方罪人,深恐貽累丈人。○[曹亞伯]《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又恐貽累醫院,釀成國際交涉,遂出院。

貽厲(贻厉),◆謂遺留虐政。○[清][全祖望]《十二雷茶灶賦》:幸[徐公]兮惠民,罷榷租兮世祀,胡降臣兮固寵,開貢使兮貽厲。

貽戾(贻戾),◆獲罪。○《南齊書‧王奐傳》:外飾廉勤,內懷凶慝,貽戾鄉伍,取棄衣冠。○[明]《見隻編》卷中:沉湎而不知申兮,終或已以貽戾。

貽留(贻留),◆遺留。○[清][魯一同]《正統論》:以[高宗]、[孝宗]之擾攘偏安進之為正,論正則[高][孝]不足,論統則[高][孝]之統,即[太祖]、[太宗]之所貽留也。

貽亂(贻乱),◆留下禍亂,使受禍亂。○[宋][葉適]《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塢狀》:虜雖再來,不復求渡,騰突紛擾,貽亂[江]南。

貽謀(贻谋),◆《詩‧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後以貽謀指父祖對子孫的訓誨。○[晉][陸機]《吊魏武帝文》:觀其所以顧命冢嗣,貽謀四子,經國之略既遠,隆家之訓亦弘。○[宋][蘇軾]《韓維祖保樞魯國公制》:上以報貽謀之德,下以勵移孝之誠。○[清][秋瑾]《失題》詩:膝下貽謀晚,堂前慰藉先。

貽念(贻念),◆使惦念。○[宋][蘇軾]《與朱行中舍人書》之四:窮途作事皆類此,慚悚不可言。已得二座船,不失所矣。幸不貽念。

貽戚(贻戚),◆《詩‧小雅‧小明》:心之憂矣,自詒伊戚。按,《玉篇‧言部》引《字書》:詒,或為貽字。後以貽戚指留下煩惱。○[明]徐禎稷《恥言》卷二:思不可偏,愛不可溺,懼賊夫人,亦自貽戚。

貽棄(贻弃),◆丟棄,遺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日][俄]之役,[俄]兵潰敗,貽棄槍械不下一二十萬,子彈無數,今皆存留民間。

貽愆(贻愆),◆1.《南齊書‧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凡預衣冠,荷恩盛世,多以闇緩貽愆,少為欺滑入罪。○《南齊書‧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夫獄訟惟平,畫一在制,雖恩家得罪,必宜申憲,鼎姓貽愆,最合從網。若罰典惟加賤下,辟書必蠲世族,懼非先王立理之本。○《東周列國志》第二四回:昭廟孤魂終負痛,[江黃]義舉但貽愆。◆2.犯下過失。○《南齊書‧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凡預衣冠,荷恩盛世,多以闇緩貽愆,少為欺滑入罪。○《南齊書‧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夫獄訟惟平,畫一在制,雖恩家得罪,必宜申憲,鼎姓貽愆,最合從網。若罰典惟加賤下,辟書必蠲世族,懼非先王立理之本。○《東周列國志》第二四回:昭廟孤魂終負痛,[江黃]義舉但貽愆。

貽清(贻清),◆留下清白的名聲。○[清][查慎行]《生日示兒孫》詩:但願汝曹賢,甘貧守前矩。貽清義有在,何用幹吾蠱。

貽人口實(贻人口实),◆給人留下話柄。○[清][唐才常]《上歐陽中鵠書》之四:即統籌全局,非數十萬金不能蕆事,安得有此鉅款?如此事果成,必貽人口實。◆补证条目■给人留下话柄。○明朱之瑜《与安东守约书》之九:若能相與有成,將來爲人傳誦,則後來人人發憤向學,其父母亦尊師重傅;儻不能有成,後來反貽他人口實。○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二:父功之,子罪之,未免貽人口實。

貽辱(贻辱),◆使蒙受羞辱。○[明][文徵明]《太倉周氏義莊家塾記》:棄禮犯分,貽辱前人,此豈立塾之意哉![清][吳錫麒]《六十生日自述》詩之一:白首竟何補,《伐檀》懼貽辱。

貽孫(贻孙),◆《書‧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孔傳:貽,遺也。言仁及後世。後以貽孫指留傳給子孫後代。○[明][孫仁孺]《東郭記‧而獨於富貴之中有私壟斷焉》:笑墦間早不留賢俊,卻壟上偏來混主人,這[盜跖][東陵]怎相遜,爾自輕身,吾非太峻,俺呵,壟斷上翼貽孫索吏隱。

貽統(贻统),◆把基業傳給後世子孫。○《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拓世貽統,固萬葉而為量者也。○[呂延濟]注:貽,遺。統,緒也。

貽誤(贻误),◆耽誤。○《紅樓夢》第九三回:若有並未告假,私自出去,傳喚不到,貽誤公事的,立刻給我打了攆出去![太平天國][洪仁玕]《戒浮文巧言諭》:倘或聽之不聰,即將貽誤非淺。○[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卷二:儻再不知自愛,貽誤公事,白簡具在,不能為爾輩恕矣。○[魯迅]《書信集‧致李樺》:在信中發表個人意見不要緊,倘一公開,深恐貽誤大局。

貽餉(贻饷),◆留贈。○[清][陳田]《<明詩紀事>序》:無事可紀者,亦廣為甄錄,冀以攬前哲之芳馥,為後人之貽餉云爾。

貽笑(贻笑),◆猶見笑。○《晉書‧呂光載記》:欲全卿名節,不使貽笑將來。○[宋][蘇舜欽]《杜公求退第二表》:貽笑外夷,靦顏多士。○[韋君宜]《似水流年‧對夢囈的注解》:這是蠢到貽笑萬邦的大笑話。可是我幹了。

貽笑大方(贻笑大方),◆語出《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後因以貽笑大方謂被有識者嗤笑。○《鏡花緣》第十七回:婢子以此細事上瀆高賢,真是貽笑大方。○[蘇曼殊]《斷鴻零雁記》第十四章:今容我檢之來,第恐貽笑大方耳。○[魯迅]《三閑集‧無聲的中國》:他們說年青人作品幼稚,貽笑大方。

貽休(贻休),◆留下美名。○[清][盧文弨]《國子監生丁君體曾家傳》:吾於[丁君]有慨焉,因其孤之請,而為之次其行誼,知其克上承遺緒,而將貽休於後人也。

貽羞(贻羞),◆使蒙受羞辱。○[唐][呂溫]《代竇中丞與襄陽于相公書》:致遠之效莫彰,貽羞之責斯及。○[明][朱鼎]《玉鏡臺記‧下鏡》:竊恐有玷名門,貽羞淑女。○[魯迅]《准風月談‧吃教》:因[劉勰]自謂夢隨[孔子],乃始論文,而後來做了和尚,遂譏其‘貽羞往聖’。

貽訓(贻训),◆先人留下的訓誡。○《晉書‧郭璞葛洪傳論》:夫語怪徵神,伎成則賤,前修貽訓,鄙乎茲道。○[唐][權德輿]《贈太師崔倕碑》:[萬石]貽訓,根於孝友。

貽燕(贻燕),◆《詩‧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毛]傳:燕,安。翼,敬也。後以貽燕謂使子孫安逸。○《後漢書‧班固傳下》:貽燕後昆,覆以懿鑠。○[李賢]注:遺燕安於子孫也。○[晉][陸雲]《國起西園第表啟》:遺訓百世,貽燕子孫。○[唐][白居易]《許昌縣令新廳壁記》:吾家世以清簡垂為貽燕之訓,叔父奉而行之,不敢失墜。

貽憂(贻忧),◆留下憂患;使受憂患。○[唐][李華]《慶王府司馬徐府君碑》:執親之喪,哀毀逾禮,迨啟手足,不貽憂於墳墓,孝也。○[明][許自昌]《水滸記‧敗露》:痛失火池魚罹咎,苦亡猿林木貽憂。○《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允礽]口不道忠信之言,身不履德行之義,咎戾多端,難以承祀,用是昭告昊天上帝,特行廢斥,勿致貽憂邦國,痛毒蒼生。

貽災(贻灾),◆遺禍;招災。○[唐][王仲周]《代杜司徒謝妻封邑表》:《詩》美《鵲巢》,懼無德而自處;《禮》榮翟茀,恐負乘以貽災。○[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摺:今日裡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虎自貽災,好教俺拔刀變色。

貽則(贻则),◆語出《書‧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後因以貽則指為後世留下典則。○《文選‧班固<幽通賦>》:終保己而貽則兮,里上仁之所廬。○[李善]注:言考能自保己,又遺我法則也。○[南朝][梁][陸倕]《新刻漏銘》:永世貽則,傳之無窮。○[隋煬帝]《與高昌國王詔》:彰德嘉善,聖哲所隆。顯誠遂良,典謨貽則。

貽責(贻责),◆招致責難。○[唐][王昌齡]《風涼原上作》詩:時貞守全運,罷去遊說客。予忝蘭臺人,幽尋免貽責。

貽澤(贻泽),◆傳及子孫的德澤。○[清][馮桂芬]《浙江升用知縣候補府經歷贈吳縣王君家傳》:[文恪公]忠孝傳家,其貽澤遠也。

貽贈(贻赠),◆饋贈,贈送。○[清][張雲錦]《水調歌頭‧樊榭新遷東園過訪留贈》詞:詩詞稱,香白雪,艷紅蕖。吟編甲乙貽贈,明月入簾初。○[清][全祖望]《寶查村蕉布歌》:客從[寶查]來,貽贈忽數尋。用之作涼幬,不翅貴南金。

贈貽(赠贻),◆贈送。亦指贈送之物。○[清][唐孫華]《次和酬愷功院長見懷一百韻》:研席思歡聚,篇章互贈貽。○[清][黃式權]《淞南夢影錄》卷二:妓亦不知許事,且食蛤蜊,但有贈貽,一律高懸繡閣。○[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江蘇‧高郵之喪禮》:富者仍須贈貽執柄者以彩帛。

自貽伊咎(自贻伊咎),◆謂自己招來過錯。○[唐][劉知幾]《史通‧疑古》: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祿,其事不成,自貽伊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無名子謗議》:況[杜亞]薄知經籍,素懵文辭,[李翰]雖以辭藻擢第,不以書判擅名,不慎舉人,自貽伊咎。

自貽伊戚(自贻伊戚),◆見自詒伊戚。

貽殃(贻殃),◆1.留下禍患。○《晉書‧慕容暐載記》:尸祿貽殃,負乘招悔。○[明][郎瑛]《七修類稿‧國事八‧石亨奸黨》:忠良解體,義士痛心,流毒生靈,貽殃兆庶。○《東周列國志》第四五回:諺云:‘一日縱敵,數世貽殃。’若不擊[秦],何以自立?◆2.獲罪。○[明][許三階]《節俠記‧直諫》:非虛誑,速乘時反正,莫自貽殃。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