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再次开庭。
残杀亲妈、并且蓄意藏尸、诈骗亲友钱财的吴谢宇被判了死刑。他当场痛哭,并表示不服,提出上诉。
事到临头,原本叫嚣着不想活了的他,终究还是怕死了。

无数文章分析过吴谢宇的家庭和求学经历,有人觉得吴谢宇可恨是因为他扭曲的家庭,也有人觉得他是个处心积虑、隐藏很深的变态。
无论怎样,这都不能成为他杀人的合理理由。
而在吴谢宇对自己亲妈痛下杀手的同一年。
在一所全国闻名的高校里,另外一个高材生,也因为谋杀同学,被执行了死刑。
他就是林森浩,一个外人眼中难得的高材生。最终因为自己的狭隘、自卑、多疑,葬送了自己跟同学大好的前程、也毁掉了两个家庭的幸福。


1986年,林森浩出生在广东汕头一个偏远的农村里。他是家里第二个小孩,而后面几年里,父母又接连生了3个小孩。
林家两口子都没有稳定工作,林父常年在当地的服装厂打散工,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林母则在家里种地,其他时间经常拖着一辆板车,在镇上的工厂里收些废品赚钱。
家里条件艰苦,又有五个小孩要养。林森浩从记事起,父亲脾气就不好,他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跟人起冲突。
家里条件差总被人取笑,林父总会想些阴招还回去。伤不了别人,也要恶心别人一下。

好在林森浩学习一直不错,他没有上过补习班,父母也给不了他任何辅导,但是他就是能够每次考试都排在年级前三名。
一辈子没混出个名堂的父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了。懂事的林森浩也知道,他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努力读书是他唯一的出路。
2006年,林森浩以780分的惊人高分,考上了中山大学的医学部。之所以选择学医,一是因为母亲患有心脏病,二来医生是个足够体面又稳定的工作。
对他这样的穷孩子来说,理想太过奢侈,他只想拼命地逃离贫穷。

大学四年里,经过几年中学苦读的同学们,大都开始享受生活。林森浩却保持着跟中学时期差不多的节奏,从来不翘课,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他跟身边的同学也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大学四年,身边人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朴素、刻苦,外加不善表达。
2010年,林森浩辛苦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他被保送进复旦大学的医学部,远在老家的父母喜上眉梢,大摆了几桌酒席庆祝。林父觉得自家祖坟冒了青烟,一家人终于要翻身了!

从汕头老家出发去上海,对林森浩而言,几乎跟取经一样。
他要先坐40分钟中巴车到汕头市区,然后再经过4个小时的火车到厦门,最后再买1张8个小时的站票才能到上海。
这些事情,林森浩从来不会告诉同学,他讨厌别人知道他的家庭背景,可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林森浩在学校里,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偶尔在宿舍里也都是在看资料、整理素材。
研究生快要毕业的时候,他已经在专业的医学期刊上发表了8篇含金量极高的文章,其中5篇他都是第一作者。
要知道,别的医学生如果能发表其中一篇,整个学术生涯就不用发愁了。
优秀又刻苦的林森浩,在同学眼里靠谱、踏实。别人找他帮忙、请教问题,他也总是会耐心解答。
但是除了这些,林森浩在学校几乎没有朋友,总是独来独往,也从来不参加任何聚会。他不想占别人便宜,但是又舍不得花钱。

曾经有女生主动给他示好,两人也短暂交往过一阵子,最后却因为林森浩过于孤僻的性格掰了。
再后来同学有意给他介绍对象,问他有什么需要,林森浩想了半天,说到:性格温和一点的,要体贴人,只要我做实验的时候就不要来找我。
后来自然不了了之。
林森浩也并非不向往美好的爱情,只是在他心里,这些东西都太虚了。而且以他自己的家庭条件和性格,也很难处理好跟异性的关系。
再往后,林森浩也不想了,他每天忙着学业,挣了钱还要供家里三个弟妹读书,家庭的重担早早逼着他,看清现实。
临近毕业的时候,他放弃了在复旦继续读博的机会,经过几轮严格的面试,林森浩应聘上了广州一家老牌三甲医院的影像科。
可是他拿到offer还没高兴多久,烦心事也跟着来了。

大三那年,同寝室搬来了一个新的室友,是医学院其他系的研究生,叫黄浩。
不同于林森浩有些孤僻、慢热的性格,黄浩非常外向而且自来熟。
进寝室的第一天,黄浩就整出了非常大的动静。他一个人浩浩荡荡搬了几大箱东西进来,不仅摆满了自己的书柜,连旁边室友空出来的柜子也一并填满了。
黄浩一搬进寝室,便自来熟地跟其他三个人打起招呼,嘻嘻哈哈的一点也不认生。
住了一段时间后,黄浩发现林森浩最不会讲话,穿得也有些寒酸,也从来不说自己的家事。但是他脾气还不错,黄浩便总拿他开玩笑。

屌丝,去吃饭不?黄浩每次组局吃饭,总会很欠地问林森浩,虽然他知道林森浩是绝对会拒绝他的。
林森浩脸胀得通红,憋了半天只说出一句话我不去。
看着他的窘样,黄浩心里十分得意,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不照样一副穷酸相。

2013年3月29号,室友小葛过完周末,刚从家里回到寝室。黄洋态度冷冰冰地告诉他,以后寝室里饮水机的水,就他们俩人买。
林森浩说他不喝水。黄洋说着撇了撇嘴。
小葛觉得有些意外,不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于是便答应了下来。而这之后,林森浩几乎不跟黄洋讲话,只有两个人在寝室的时候,互相把对方当空气。
第二天就是4月1号愚人节,林森浩在隔壁寝室跟人玩儿了会儿游戏,一进寝室就听到黄洋在眉飞色舞地讲话。

黄洋一边跟室友说起自己的整人计划,一边忍不住笑得停不下来。林森浩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你要整别人,我就先整一下你。
想到这里,林森浩心里开心不少。他早就看不惯黄洋,话多、自以为是又总爱戳他痛处。
第二天,林森浩如约去实验室找室友吕鹏,他答应给人家做核磁共振的志愿者。
检查开始前,林森浩让室友打开了204实验室的门,他说自己要去看一看原来做实验的用品还在不在。而这个实验室的钥匙又一直在吕鹏手里。
吕鹏没有想太多,这实在太正常不过。两个人在平时存放实验物品的抽屉里翻找了一阵,林森浩并没有提出自己要拿走什么东西。
检查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做完,吕鹏在收拾仪器,林森浩突然叫吕鹏给他拿一个袋子装东西。
黄洋没有多想,顺手递给他一个装医疗废物的黄色塑料袋。林森浩返回204,从刚才翻过的抽屉里,找到了一瓶装有二甲基亚硝胺的玻璃瓶。

这是一种气味刺鼻、看起来像黄色油状的液体。只要3克的剂量,就足够让一个体重65公斤的成年人立刻毙命。
10分钟后,林森浩把钥匙还给吕鹏。晚上吃过晚饭后,他才返回白天做检查的B超室,拿走了放在墙角的纸袋。
和室友回到寝室后,他趁着室友外出取牛奶的空隙,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饮水机水桶取下来,将满满一瓶二甲基亚硝胺全部倒了进去。
因为紧张,饮水机外壁上滴落了几滴,他赶紧用自己桌上的矿泉水冲洗掉了。

做完这一切,饮水机里的水面上升了2、3毫升,如果不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层淡淡的油。
处理完瓶子和纸袋,林森浩心里有点忐忑。
他忍不住上网查了一下这种化学品会导致的后果,结果草草看了不到一分钟便关掉了页面。
他想着以黄洋的专业,肯定会发现水的异样,应该不会喝下去的。
没事的,没事的。林森浩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

当天晚上快要10点,黄洋回到了寝室,林森浩已经躺下了,不过他并没有睡着。
听到黄洋拿起水杯接水的声音,林森浩心里紧了一下。黄洋接了水用汤匙搅了搅,没有多想仰头喝了下去。
紧接着,林森浩听到黄洋噗地一声把水全喷了出来,然后跑去厕所一阵干呕。他有点担心,不过继续躺着没动。

这个水可能变质了,不要喝了。黄洋提醒跟他一起买水的室友小葛,小葛觉得有些奇怪,但是也没往深处想。
后面的几天时间里,黄洋腹痛、呕吐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只是肠胃本就不太好的黄洋,一直以为自己是急性肠胃炎发作,在肛肠科挂了几天点滴。
黄洋怀疑自己是急性胃穿孔,还特意约了林森浩给他做B超检查一下。林森浩着重给他检查了胃和肝脏,都没有发现问题。
只是当天下午5点不到,黄洋的病情突然恶化,整个人血小板突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天晚上,他便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黄洋的父母闻讯赶来学校,除了去医院看儿子,便是跟学校的同学打听,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儿子会突然出现这种情况。
黄洋病重的时候,林森浩还跟其他同学一起,买了水果去医院看他。
可能需要做肝移植。林森浩告诉黄洋的妈妈和小姨,意识到自己说太多了,林森浩赶紧把话题岔开。
住进重症监护室不过4天,黄洋整个人开始意识模糊、大吼大叫,全身浮肿得看不出本来得样子。最终经过十多天病痛折磨,抢救无效过世,生命永远停止在28岁。

看着哭天抢地的黄家人,林森浩心里有些慌张,他又悄悄上网查了一下,不过看到北大朱令案这么多年都没有破,他又安慰自己没事的。

黄洋异常的发病状况,引起抢救他的同门师兄的怀疑,这怎么看也不像是正常发病的样子。
师兄把黄洋之前寝室里剩下的所有食物都拿去化验,从老干妈、蜂蜜到他喝水的水杯,都没有发现异常。
那会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黄洋住院后,师兄还让小葛把饮水机里的水拿去化验过。
林森浩有些担心,不过化验结果出来了,照样没有发现异常,那种一般人根本搞不到的剧毒化学品,都没有被列入检测范围里。

直到小葛推想起来,黄洋的症状是肝损伤,而林森浩之前发表过的几篇论文里,都有过这方面的研究。
他不敢再细想下去,而是上网查了下相关资料,在输入相关关键词后,那个让他后背发凉的化学品出现了,也正是林森浩做实验常用的二甲基亚硝胺。
很快,通过几方核对,注意力全部聚集到了林森浩身上。

刚开始,林森浩仗着警方不可能找出证据,各种撒谎不承认,把黄洋的死跟自己撇清关系。
直到警方通过多种调查取证,把实证摆在林森浩面前,他才最终改口,承认自己为了恶搞黄洋,把剧毒的化学品原液加进了饮水机里。
知道真相的黄洋父母肝肠寸断,人到中年却痛失前途无量的独子,而且还是被同寝室的同学下毒害死了。

他们怎么也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而更奇葩的是,林森浩的父母从始至终,都没有给黄洋的父母当面道歉过。
面对媒体,林森浩的父亲一再坚持自己儿子是无意的、不懂事,根本不是故意想杀害同学。
记者追问林父,为什么不去上面道歉?
林父支吾着说,因为他们的代理律师说过没有一两百万,你根本不用去找他们。
林父一直侥幸着,只要能为儿子开罪,他就能不被法律制裁。

直到法庭判决下来,林森浩一审被判处死刑,他才彻底慌了。跑去黄洋老家请求黄洋父母的原谅,还去黄洋的墓前烧香。
林森浩反而接受了现实,他不再想为自己开罪,留给父亲的绝笔信里仔仔细细交待了自己的后事。

他还向记者表示,自己死后想捐献遗体,让自己能够再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抵销一点自己犯下的罪恶。

2015年12月11号,林森浩被依法执行了死刑。
面对记者的采访,林父显得非常不耐烦,他最终没有理会儿子的遗愿,把遗体捐赠出去。
火化了带回家,埋进祖坟。
林父冷冰冰说道。
一眨眼,这场让全国唏嘘的高校投毒案,已经快要过去6年。这场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里,没有任何一方是赢家。
黄洋的目中无人,林森浩的自卑敏感,让两个本该有大好前途的青年,人生戛然而止。

从林森浩到吴谢宇,如今高校里出现这类意外,已经不再那么让人意外。
而如何让人的学识和品性共同进步,是我们今后需要不断思考和持续努力的。
对于林森浩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去远远
参考资料:
- 浅看《林森浩作死的过程中,家人送上了神助攻》
- 央视新闻《复旦投毒案被告林森浩被执行死刑,刑前采访公布》
- 三联生活周刊《我的室友林森浩与黄洋》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