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 (兰州大学)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盟雅安市委委员庹庆明提出建议,将春节法定假期从3天调整为5天,加上一头一尾两个双休日,春节黄金周实际上可以扩容至9天,而且不涉及调休、补班等问题。避免了调休造成工作疲倦,而且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旅游文化效益,好处多多。(3月7日 《北京日报》)
每逢放假,群众关于公共节假日套路多、折腾人的抱怨声总是此起彼伏,其中抱怨的核心主要还是调休问题。诚然,当前的小长假多是由一天公共假期与前后的周末合并而来,对于五一小长假等天数较长的假期而言,有时甚至需要向前、向后同时调休。然而放假一时爽,放假前或上班后都要经历一个七到八天的连续超长工作周,对于上班族来说可谓苦不堪言。因此,常有声音将调休放假政策调侃为拆了东墙补西墙。虽是戏谑,却也是实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共假期政策几经调整。但不管怎么变,国民公共假期的设置都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同步。我国先前的经济结构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主力,这就决定了必须要有充足的劳动力来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然而当下我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跨越,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早已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休闲、娱乐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就业的新途径。事实上,相关数据显示,假日经济、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发力点。因此,将放假等同于不创造收入的旧思想观念亟需得到更新转变。
除经济考量外,国民假期也要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保持相适应。随着我国社会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青年人选择外出打工创业,农村人口空心化情况严重,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需要得到社会的进一步关注。除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外,也要关注和重视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心理诉求。正如庹庆代表所言,回家过年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传承。因此适当延长春节假期,必然可以有效缓解假期时间过短、回家车票难买、旅途异常拥堵等问题,还可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民族认同感,对和谐社会建设大有裨益。
总的来说,公共假日的设置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关联,因此更应该灵活考虑、认真调研。在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当下,幸福感逐渐成为人们评价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首要标准。而如何引导国民充分地享受幸福生活,相关部门仍大有可为。正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所言:多放一天假,社会承担得起。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