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9日讯(通讯员 沈钰焜 陈唯为 记者 陈咏)这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很用心,对孩子们有用,家长欢迎,社区点赞。9日,扬州市广陵区文峰街道八大家社区工作人员说。记者9日在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采访了解到,该院蓝天协会志愿者在扬州多个社区打造科普安全系列课堂,生动活泼,实用性强,广受欢迎。
据悉,蓝天协会自2009年成立起,就以关爱儿童、陪伴成长为主题。协会志愿活动每年不间断,活动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今年已是第13个年头。团队刚成立时只有两三个志愿者,那时条件十分艰苦,有时外出支教不能及时返回,志愿者们甚至打地铺过夜。这些年来,团队成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初心从未改变。指导老师徐香翠对记者说。
针对近年来溺水、触电和火灾等事件频频发生,且很大一部分都发生在小朋友群体中,蓝天协会决定利用今年暑假,将科普与安全教育相结合,打造科普安全系列课堂,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为使课堂效果更好,团队成员认真研究课堂形式,决定采取实验穿插的方法,由相关物理小实验引出安全知识教育。
在八大家社区,志愿者们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鸡蛋和清水,将鸡蛋放入水中,记录下鸡蛋慢慢下沉至水底的过程。随后,请小朋友上台,将准备好的食用盐一点一点加在水里,观察鸡蛋沉浮的变化。通过这样简单的物理小实验,同学们为孩子们讲解了很多与阿基米德定律相关的物理知识,并为他们科普了神奇的死海。志愿者说:世界上很少有和死海一样的河海湖泊,正常情况下,人是不能浮在水面上的,所以不管会不会游泳,随意下水都是一个很危险的行为。讲解结束,志愿者们紧接着又下发了事先准备好的防溺水海报,上面以动漫的形式,传达着不要轻易下水的内容,并写下了不慎落水后的注意事项。同样,以相同的方式,团队成员相继开展着防电和防火教育,在讲解科学知识的同时,不断与孩子们互动,一起动手探索有趣的实验。
科普课堂和安全教育我们都见过,但还真没见过将两个结合在一起的。而且,通过有趣的小实验,来引导孩子注意安全,教给孩子这么多实用知识,这跟我们这些家长口头教育相比,确实更有效果。一位小朋友的家长感叹到。
记者了解到,暑期以来,蓝天协会已先后在扬州市八大家社区、锦旺社区、许庄社区和扬州科技馆开展了科普安全系列课堂。
校对 李海慧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