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有那么一句话,能修六度,即为菩萨。那么你知道这句话中的六度也就是六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吗?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觉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菩萨就是觉有情,让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觉而不迷,能够自觉觉他,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备这些才可以称之为菩萨。我们所耳熟能详的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具备这样的特点和果位。
在大乘菩萨所修万行中,六度是必修的法门,六度的原名是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到彼岸,意思是修行的人乘上大行之船,能够从生死苦恼的此岸到达涅槃安乐的彼岸。因此又称为六度。
那么什么是六波罗蜜呢? 第一,檀那波罗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布施度,修布施可以改变悭贪的习惯。 第二,尸波罗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持戒度,修持戒可以改变毁犯的习惯。第三,羼提波罗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忍辱度,修忍辱可以改变瞋恚的习惯。 第四,毗离耶波罗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精进度,修精进可以改变懈怠的习惯。第五,禅那波罗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禅定,修持禅定可以改变散乱的习惯。第六般若波罗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智慧,此智慧非彼智慧,不是通过学习而得来,是心性的自然流露,修般若可以改变愚痴。
修六度又分为事六度和理六度,事六度为修而修,念念在心,这是修世间善法,只能得到世间善报,是不能出世间的;理六度是不著于人、我、法相,是出世间的,能够了生死,证涅槃。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