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做好疫情防控

抒情君 2

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最新安排!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9月29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与8月份相比,疫情波及范围不断缩小

当前,全国疫情仍然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近期疫情主要集中在西藏、宁夏、贵州、黑龙江等省份,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和BA.2.76亚分支为主。与8月份相比,每天新增感染者数大幅度下降,疫情波及范围不断缩小。

各地坚持以快制快,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海南、新疆等前期疫情比较重的省份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西藏疫情平稳向好,贵州疫情得到控制。宁夏、黑龙江疫情正处于发展阶段,国家已派出工作组指导当地疫情处置。

专家研判认为,随着国庆假期临近,探亲、旅游等人员流动增加,加上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隐匿性、传播能力强等特点,我国仍然持续面临着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的风险,发生多地聚集性疫情风险依然存在。

国庆假期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

国庆假期人员大规模流动,将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为了保障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国庆假期,确保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提醒广大群众假期出行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尽量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如果确需出行,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区。出行前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取消出行计划,并尽快就医。

其次,按规定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尽量错时错峰;旅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距离,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减少交通工具内人员聚集和随意走动。

最后,在抵达目的地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落地检,按照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相关要求,要主动扫码登记,出示符合时间要求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旦旅游目的地或者途经地出现疫情或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要遵守当地的防疫规定,已经返回居住地的要向所在社区主动报备。

各地要对外公布24小时提供核酸采样服务的机构

为了保障国庆假期期间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的核酸检测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作出了相关的部署和安排,各地正在积极落实。

第一,进一步优化核酸采样点的设置和布局。各地按照网格化的要求,来布局核酸采样点,同时还要设立电子地图,让人民群众能够方便查询和就近采样。

第二,做好采样时间的安排。除了做好正常的核酸采样点的时间安排之外,各地还要确定24小时提供核酸采样服务的机构,而且还要对外公布。对这些机构和核酸采样点,要安排足够的采样力量,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休息和排班部署。

第三,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护。要求各个采样点要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现场的秩序维护,避免人群扎堆,同时也减少人员的聚集。

第四,及时更新核酸检测结果。要求各地把核酸检测结果能够及时更新到相关信息系统,让群众能够及时查询到结果。

国庆假期临近,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国庆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引导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路的时间为准

根据国务院有关安排,今年国庆假期从10月1日至10月7日,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具体免费通行时段为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

要特别提醒广大驾驶员的是,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路的时间为准,即小型客车在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之间驶离高速公路出口的均可享受免费政策。

国庆假期,受疫情形势及各地防控政策变化的影响,总体来看,公众出行受到抑制,主要以旅游休闲、探亲访友、返岗返乡等为主,省内、中短途出行占比较大,跨省长距离出行较往年有所减少,小客车自驾游、周边游比例相对较高,大中城市周边公路网高峰时段会出现局部拥堵。

导游上岗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国庆假期是民众参加文化活动和外出旅游的高峰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旅游活动管理。要求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不得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暂停在有中高风险区的县(市、区、旗)和直辖市的区(县)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停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业务。合理控制旅游团队规模,不组织大型旅游团队,严格控制旅游包车载客率。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要加强通风消毒,合理安排消毒频次,对入住人员查验健康码,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A级旅游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对所有入园游客进行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是做好文化活动管理。要求公共文化场所强化卫生防疫管理,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对入场人数进行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控,从严设置接待上限,对入场人员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控措施。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监测。要求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及时掌握员工健康状态、出行轨迹等情况,坚决防止带病上岗。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科学防范意识和能力,上岗前进行健康码检查核验,规范佩戴口罩,确保员工健康上岗和规范作业。各地根据疫情扩散风险或当地疫情防控的要求,经科学研判后,可适当增加从业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对旅游住宿业、文化经营场所等从业人员每2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导游上岗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是提高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水平。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国庆假期及前后文化和旅游场所有序开放、活动顺利开展、游客安全流动,满足群众文化和旅游需求,防止行业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外贸企业,这些措施助力保履约、保订单及时交付!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的举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7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支持外贸稳定发展有关情况。如何帮助外贸企业保履约、保外贸订单及时交付?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一起来看——

日前印发的《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方面是增强外贸履约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文件提出,各地方要强化防疫、用能、用工、物流等方面保障,确保外贸订单及时履约交付;要研究优化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险承保条件;把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加快用到位;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境外自办展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境外自办展会规模,持续提升代参展成效,对外贸企业人员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出国出境参展、商洽业务的,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扩大即将召开的秋交会,也就是132届广交会线上展参展企业范围,延长广交会线上展示时间等措施。

第二方面是激发创新活力,助力稳外贸。文件提出要增设一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增设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增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出台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出台便利跨境电商出口退换货的税收政策。

第三方面是强化保障能力,促进贸易畅通。文件提出要提升港口集疏运和境内运输效率,确保进出口货物快转快运;持续清理口岸不合理收费;推介口岸提质增效经验做法;加强对外贸企业的通关便利化服务保障,实现到港货物快进快出等具体措施。

如何帮助外贸企业保履约、保外贸订单及时交付?

第一,在保生产方面,各个地方要强化外贸企业防疫、用能、用工、物流等方面保障,要保证这些重点外贸企业防疫方面不出现问题,在用电、用工、物流方面都要有保障,必要时要全力予以支持,确保外贸订单及时履约交付。

第二,生产企业如果发生疫情,要确保产品能运出去,国务院专门成立了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商务部与交通运输部建立了密切联动渠道,切实保障外贸货物运输畅通。如果地方或者外贸企业反映运输方面有问题,商务部都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办理,和交通部门密切配合,将办理结果向地方和企业反馈。

第三,在保重点企业方面,建立了外贸企业白名单,主动靠前服务,解决这些外贸企业的现实困难。在国家层面,把外贸货物纳入重要物资范围,全力保障运输需求;在部门层面,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大型骨干外贸企业联系制度,国家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借助白名单向外贸企业提供了普惠服务,指导地方建立本地区重点外贸企业监测服务机制,加强生产履约保障;在地方层面,各级商务主管部门通过白名单开展常态化走访,一对一纾困帮扶,解决外贸企业生产履约的具体问题,促进精准出台破解共性问题的政策措施。

第四,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努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比如,《海运 航空 铁路口岸外贸进口货物标准作业程序参考》印发,不管是铁路、公路还是航空这些口岸,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把好的做法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同时,清理口岸不合理收费,加强海运口岸收费主体监管,努力降低外贸企业费用和成本。

下一阶段在进口领域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第一,扩大市场开放。今年我国再次调整了954项进口商品关税,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和工作流程,进一步释放消费品进口潜力。保障大宗商品进口各环节稳定运行,增加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的进口供给。支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深入拓展单一窗口的服务功能,积极纳入更多进口贸易领域有关证件,全面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稳步提升进口便利化水平。

第二,创新进口促进平台。近年来,我国确定了14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这些示范区积极开展政策创新,有效促进了进口贸易与产业、消费的深度融合,也形成了各自优势、各自特色。示范区增设以后,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动进口贸易竞相发展。

第三,发挥展会的进口功能。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最近三年,每届进博会的成交额都超过700亿美元。将继续办好进博会、消博会以及广交会的进口展区,通过这些展会连接全球、买卖全球、服务全球,推动更多国家的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开放发展机遇。

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第一项措施,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范围。在2015年的时候,成立了第一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之后国务院又批准了5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现在要借鉴这些好的做法,准备再新增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第二项措施,出台支持跨境电商政策。海外仓是跨境电商B2B2C的重要节点,对跨境电商发展意义重大。商务部已经会同相关部门提出了8条支持海外仓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支持海外仓建设,优化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监管模式备案。同时,也会推进信息的全国联网,实现属地备案、全国通用,支持海外仓优化市场布局,要更加智慧地发挥多功能服务平台功能,这些海外仓的八项支持措施很快会出台。

第三项措施,培育跨境电商的市场主体。今年前8个月,已经组织了各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举办资源对接推介会、论坛、沙龙、培训活动,场次超过了1000场,培训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超过6万人次,四季度还会继续加大培训。此外,还发布了跨境电商领域内的相关标准41项,其中国家标准就有11项。商务部还会继续指导各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来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知名品牌,把跨境电商的优势和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

建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为了便利国际采购商在中国国内的专业市场采购小商品,简化办理出口手续。

与一般贸易相比,市场采购贸易有三个特点:

第一,海关监管更便利。设立了单独的监管代码,对这个项下申报出口实行简化申报。

第二,税收征管更简单。对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免征增值税,也不办理出口退税。

第三,结汇方式更灵活。从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境内和境外个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他们个人外汇账户来办理外汇结算。

从2014年开始,商务部等七部门在全国设立了31个试点。2021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达到了9304亿元人民币,今年前8个月这种方式出口达到5813亿元人民币。

下一步,将抓好三件事:

第一,新设一批试点。这也是这一轮稳外贸政策明确的政策措施。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为了加快培育新业态,增添外贸发展新动能,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外汇局刚刚完成了新一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扩围工作,新设了八个试点。根据授权,最新一批八个试点的名单分别是:天津王兰庄国际商贸城、河北唐山国际商贸交易中心、吉林珲春东北亚国际商品城、黑龙江绥芬河市青云市场、江西景德镇陶瓷交易市场、重庆市大足龙水五金市场、新疆阿拉山口亚欧商品城、新疆乌鲁木齐边疆宾馆商贸市场。随后,商务部将指导这些试点单位加快出台实施方案,建设联网信息平台,尽早落地见效。

第二,提高便利化水平。不久前,海关总署出台了系列便利化措施,包括扩大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范围、优化小额小批量出口自动审单适用条件等内容。商务部将指导各个试点积极扩大出口商品种类,推广便利措施,助力市场主体拓展出口业务。

第三,引导贸易方式高质量发展。组织各个试点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深挖市场潜力,引导市场主体提高质量、改进技术、优化服务,进一步培育品牌。同时,商务部也会完善试点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来源:中国政府网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初审:贲方舟,复审:刘永江,终审:张继

点个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