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抒情君 6

为做好国庆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防止聚集性疫情,市卫生监督所于9月24日—30日开展了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卫生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市属公共场所进行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对相关镇街开展疫情防控督导。

本次专项检查重点抽查旅游景区、住宿场所、人流密集的长途车站候车室、商场、影剧院等通风不良密闭场所。重点检查各类场所的人流管控措施、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场所的清洁消毒、通风排气、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落实情况。

市卫监所检查发现,大部分公共场所能按照疫情防控指引要求认真落实相关防控措施,但也存在个别公共场所未能严格落实健康码核验、清洗消毒记录登记不到位的情况。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现场详细记录,下达整改意见,同时督促各类场所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相关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情况

提醒:

国庆期间相关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应该这样做

一、旅游景点(含博物馆、展览馆)

1.实行线上分时段预约购票制度,限制游客总人数不超过最大承载量,分时段错峰入园(馆),灵活采取限流措施,避免高峰期游客聚集。

2.把好入门关,进园区前严格测量体温、核验健康码,落实与辖区卫健局、疾控中心、定点医疗机构、街道或社区的联防联控工作流程和应急处置流程。

3.加强宣传,引导公众树立自己是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继续做到口罩要戴、社交距离要留、个人卫生要做、新冠疫苗要种。

4.加强对景(馆)区内卫生间、娱乐设施等的清洁消毒,及时做好垃圾清运。

二、住宿场所

1.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对全体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对员工进行健康管理,坚持每天两次体温检测,掌握每日健康情况和外出动态。积极推动全员疫苗接种,外出返岗前进行核酸检测。

3.在场所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核验顾客健康码和行程码,掌握入住前7天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并做好登记。加强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客的近期旅居史问询和健康监测,发现特殊情况及时上报社区三人小组。

4.继续落实对住宿场所内环境、用品用具、高频接触物品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到用品用具一客一换一消毒。加强厢式电梯内表面特别是按键的清洁消毒,并在电梯内公示消毒情况。

5.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定期对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风口、冷凝水盘等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6.储备充足、合规、有效的消毒剂、免洗手消毒液等消毒产品和医用口罩、手套等卫生防护用品,建立产品信息和出入库台账,保存相应的索证资料。

三、车站(含高铁站、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候车场所

1.严格落实进出站场旅客100%测温、100%健康码亮码通行、100%佩戴口罩,规范做好发热乘客、红黄码人员移交工作。

2.加强疏导管控措施,避免旅客滞留和聚集。

3.在有直达大巴的车站增设现场核酸检测点,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返)粤人员现场核酸采样。

4.严格执行候车场所和交通运输工具清洁、消毒、通风及隔离留观区设置规定。

5.强化一线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推进全员疫苗接种,每日动态掌握健康情况及外出情况。

四、商场超市、影剧院等通风密闭不良场所

1.按照限流、有序开放的原则,采取分时段预约、限流等方式,按有关行业规定合理控制经营场所内顾客的数量,防止人员扎堆、聚集。

2.对进入密闭通风不良经营场所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要求正确佩戴口罩,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

3.各经营场所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指引要求,落实空调通风系统、电梯(扶梯)等设施的日常清洁与消毒,保持大厅、娱乐区域、接待区域、收银台、服务台、卫生间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分类处理垃圾;加强室内环境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优先选择自然通风,无法做到的应利用排风扇等装置加强机械通风。

4.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必接,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鼓励经营单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记者‬ 李广

东莞‬市卫生监督所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