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除了被称为城市的地方以外,到处都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村子。这些村子的名称各不相同,但多数村名的后缀或为村,或为庄,或为寨,或为堡(bǔ),或为屯。同样是村,名称为什么有差异呢?
村,指自然形成的村落。村,古为邨。《说文》:邨,地名也。从邑,屯声。 徐铉曰:今俗作村。《集韵》:村,聚也。村的本义是指乡间农民聚居的地方。所以村,如今成为村庄的通称。例如:浙江省淳安县里商村、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商村等等。
庄,指傍路而成,有一定的驿、旅、商、防之功能的村落。庄,古作莊。《玉篇》:莊,草盛貌。《正字通》:莊,田舍曰莊。俗作庄。庄,可理解为建筑在山林田野间的住宅。也指旧时皇室、贵族、地主在乡下的大片土地及其建筑物,即庄园。所以叫庄的地方,一般有过大户人家在此建过住宅或拥有庄园。例如:山东省莘县商王庄、山东省东平县商老庄。
寨,本指围有篱笆或栅栏的羊圈,或指驻兵的营地。也指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庄、村落。《集韵》:柴,篱落也。或作寨。《玉篇》:寨,羊宿处。又寨,军宿处。所以称寨的地方,曾有过军营驻扎或有过围栏、围墙环绕。例如:山东省东明县商寨、河南省民权县张寨等
堡,堡的本义是指土石筑的小城。后指有围墙的村寨、集镇。《广韵》:堢,堢障,小城。堡,上同。所以称堡的地方,曾经有过比较坚实的围墙,且内部相对繁华。例如:陕西省周至县商家堡、四川省泸县黄泥堡等等。
屯,屯的本义是包起来卷起来围起来 的意思,特指驻军或屯垦而形成的村落,一般都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或栅栏等物。以后逐渐演变成村落。现为我国北方地名主要用字之一,多指较小的村庄。例如:辽宁省凌海市商屯、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商屯。
古人的语言文字是十分精确的。在我们看来千篇一律的村庄,在古人眼里却是各不相同的。除了上面几个常见叫法之外, 另有营、湾、铺、店、关、围、垸、屋、埠、嘴、岗、坡、汀、冈、驿、坝、垈、垅、垓、甸、荡、厝、楼、园、沟、峪、梁、坪、底、海、坑、口、浜、里等众多名称,随地形特点的不同或地理区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叫法,或因历史事件而得名。(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