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什么意思(山坳的意思)

抒情君 7

牛鸣石、响山、回音谷、耳语洞、琴石、回音壁、回音塔·······一处处音响胜地,曾经有过直至现在仍有阵阵悠扬的乐声和回声。

靖西牛鸣石

中国广西靖西县有个叫叫莫龙(壮语)的山坳,译为汉语是牛鸣坳的意思。

山坳横卧两块巨岩,中间留一线天让人通行。

左边巨岩呈三角形,有汽车之大,远观如一头卧在地上的大灰牛。

石面光滑,内有孔洞交错,小如铜钱,大似军号。

往孔洞吹气,一阵阵雄浑的哞哞哞牛叫声从出气孔出来;吹气越大,声音越响,顿时群山共鸣,势如群牛呼应,引得游人兴致大发,纷纷贴洞吹鸣。

古人有诗伏石牛鸣吹月旋,说的就是这里石牛一叫,月亮也会跟着旋转起来,用来形容牛鸣石的神奇。

牛鸣石是浅灰色的石灰岩,被雨水溶蚀出许多孔洞,蚂蚁、蛇、鼠和鸟类穿行其中,把毛糙的洞壁打磨光滑了。

人往一个洞口吹气,互相串通的孔洞受空气摩擦,便产生铜管乐器的效应,发出动听的牛鸣声。

狄阿尼西亚士的耳朵

地中海的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个叫狄阿尼西亚士的耳朵的山洞,从洞顶到洞底深40米。

在洞顶贴耳俯壁细听,可听到洞底人的呼吸声。

有人曾试验在洞底喃喃低语,而字字都被洞顶的人听去了。

据说,古代有一名叫狄阿尼西亚士的暴君,手段残忍,选这个山洞监禁政治犯。

狱卒伏于洞顶,用耳朵监视犯人的一举一动。

犯人间的交谈,对统治者的不满言论,筹划中的越狱行动,一字一句都传到狄阿尼西亚士那里去了。

许多义士因为一句话获罪,惨遭凌迟处死。

后来,犯人只敢细声耳语,但耳语也被狱卒窃听去了。

犯人终于明白,囚洞处处都像有耳朵,只好装哑巴,默不作声,或故意说几句暴君喜欢听的话。

青龙响山

中国河北青龙县老岭山东面有座响山,海拔约1000米,势如黄钟覆地,峭壁危岩,风化剥蚀,隙穴累累,草木稀疏。

劲风一吹,擦壁如琴,入穴如笛,搏柱如钟,穿罅如弦,于是百乐和鸣,笙管笛箫齐发,时如高山流水,如泣如诉,时如黄钟大吕,抑扬洪亮。

附近农民耳福不浅,每遇阴雨大风时节,都能聆听一场大自然五管弦乐队的大合奏。

老岭山拥簇许多同响山一模一样的山峰,为何独独响山能发声?

可能是它的岩隙罅穴格外发育,再就是诸峰对响山成合围之势,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和声效应。

佐治亚发声岩石异常地带

美国佐治亚州有一片发声岩石异常地带。

拿着小锤敲击这里的石头,无论大石、小石或碎片,都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音色和谐清脆,若非亲临其地,谁能相信这是毛石发出的声音。

可是,把这里的石头搬到别的地方去敲打,不管怎样敲,都只有嚓嚓嚓的沉闷声,与普通石头一般无二。

为什么石头放在异常带能发声,挪动位置就失声呢?

有人分析这个地方磁场异常,存在着某种干扰场源,岩石在辐射波的作用下,敲击时会受到谐振,于是发出声来。

回音谷、回音岩

英国牛津一个山谷,开一枪可以听到12响回声,好似一阵机关枪连发。

英国有一个回音谷对性别特别敏感,粗音不理睬,尖声必回应。

男低音呼喊多次杳无回音;女高音一叫,立即欣然回答。

这个山谷因此被名为提倡女权者。

英国爱尔兰吉拉里湖畔有个山峡,朝峡内吹响军号,峡内随即提高8个音阶来呼应。

意大利罗马有一处古墓群谷地,号称谦虚和气谷。

据说它会恭敬地听你吟完一首六韵诗,然后一字不差地重复出来。

前捷克斯洛伐克亚德尔巴哈附近有一座圆柱状断岩,你朝岩壁讲几句简短的话,它能将原话重复3次。

如果语句太长、话音复杂,它就无能为力,只会嗡嗡混响了。

中国的回音谷在江西弋阳县圭峰,你朝山谷高叫一声,它会回应4声。

杭州西湖孤山北麓有座云亭,站在离亭十余米处面向前方葛岭方向大呼一声,也会传来阵阵回声。

回音壁

中国的回音壁在北京天坛北侧,正名皇穹宇,是存放祭祀神牌位的处所,有正殿和东、西配庑,共围于两重矮墙之内。

内墙为圆形,外墙为正方形,内墙能产生回音效应。

当年皇帝站在前方圆心祭天时,周围鼓乐齐鸣,皇帝轻声说话,自己听起来却非常洪亮,便以为是天子神器所致,沾沾自喜。

其实这是声波传到围墙和坛边栏杆以后迅速折回来的缘故,无论是谁站在圆心一呼都有回声,可称是童叟无欺。

若在内墙贴壁细声呼喊,别人听不见,另一端附耳于壁者却能清晰听见;若在墙前三音石上拍一掌,壁能回响两三声。

1970年,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广场上建了一座检阅台,台高5米、宽25米;前方竖一根直径1米、高25米、形若宝剑的水泥柱。

人在检阅台下喊一声,可连续回音若干次到二十几次,声音渐渐减弱飘向远方,这是因为台壁挡住音波折返的缘故。

每年8月25日阅兵大典,军政首脑在台上发布命令,台下三军呼应,一呼百诺,势如山倒,大壮军威。

回音塔

中国山西永济县普救寺的莺莺塔(舍利塔),高50米,方形、中空、13层,每层塔檐挑出成内凹形,全部用光滑的青砖砌成,塔四周没有障碍物。

人在离塔10~20米处击石、拍手,可以听到塔砖传来的蛙鸣声。

当2. 5千米外的蒲州镇戏台上在演戏时,人们在塔底台阶上能听到塔里传出的锣鼓声。

人在塔旁小声说话,距40米处也能清晰听见。

人在塔的第九层讲话,下面听到的好像是第一层传来的声音。

在第五层说话,人们则听到好像是第一层和第九层都有人在说话。

这些声音效应,是因为塔的造型、建筑材料、周围环境对声波起反射、谐振作用所致,若破

坏了其中一个因素,回声效果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中国河南陕县宝轮寺的蛤蟆塔(舍利塔),寺毁塔存,高26米多,方形13层,青砖垒砌,形制与莺莺塔相似,音响效果亦同。

在塔下击掌或拍打塔砖,立即传出清脆悦耳的咯咯咯蛤蟆声,距塔15米处拍掌,回声不绝。

保加利亚布谷鸟石林

保加利亚西北端的贝洛格拉齐克石林,长32千米,宽3. 2千米,千峰万壑,不时传来布谷鸟的鸟鸣,因此被称为布谷鸟石林。

其实那不是鸟叫,而是风穿过石峰巷道发出来的声音。

这片石林好像天然画廊,石柱拟人似兽,有的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如依依惜别的情侣,有的如策马驱驰的骑士,有的如赶羊放牧的儿童,捧卷阅读的学生,也有的如熊、兔、猪、鸡等禽兽·····

夏日步行其间,清风徐来,布谷鸟叫声不绝,咕咕咕,咕咕咕,真是绝对的享受。

月色溶溶,石林披上一袭银纱,随着咕咕的叫声,人、兽似乎都在活动,更加重了一层神秘色彩。

潼南大佛寺石琴

中国重庆市潼南县大佛寺右侧,1426~1435年开凿了奇妙的石琴石阶。

游人通过石洞拾级而上时,步履触处,会发出咯咯的回响,犹如古筝悠扬弹来。

步重音浑厚,步轻声铿锵;单人登阶如独奏,多人登阶似交响曲。

其中第七级石阶回声最响,俗称七步弹琴。

古人传说石阶下埋有金银珠宝,故而发声。其实是因为石阶底下有石洞,石阶砌合处有孔隙,外力撞击后自然会释放出声音来。

距石琴百米外面向涪江有一崖壁,上刻海潮音三字。

人立于字下的仅仅1米见方的地方,即可听到阵阵潮声自崖壁传来,或怒涛吼叫,或细流叮哨,夹杂着风号和鼓鸣。

可是一离开这个地点,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

原来这堵崖壁正对涪江的浅滩,其处乱石错立、水流湍急、汹涌澎湃,岩壁接受湍流声音又将其反射回去,如选取最佳位置就可聆听到这种回声。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