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要说哪里的动物过得滋润,各大保护区里的动物肯定榜上有名。全国的保护区有数千个,每个都有自己的明星物种,今天咱们就来举几个案列聊聊。
跟羊更亲近的牛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青川县境内,这里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保护对象,在博物圈里可是大名鼎鼎。除了大熊猫之外,这里还有另一个明星物种——羚牛。
虽然名字有个牛,可羚牛并不是真正的牛。我们熟悉的各种水牛、黄牛,它们都属于牛科下面的牛亚科,而羚牛却属于牛科下的羚亚科(在之前的旧分类中叫羊亚科),其实与各种山羊和绵羊亲缘关系更近。唐家河保护区的羚牛属于四川羚牛,虽然毛发没有秦岭羚牛金黄,但看起来依旧威武霸气。
四川羚牛
拍摄:Valerie Everett
珍稀的大红鸟
陕西长青国家级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洋县北部,对于观鸟爱好者来说,洋县是个必去之地。因为这里曾经发现了世界最后的七只朱鹮,现在也是它们最重要的保护地。虽然名叫朱鹮,但静止时它的羽毛大多为白色,繁殖期时羽毛更是黑漆漆的,只有当朱鹮飞起来时,才能看到它们翅膀下面绯红色的羽毛,在阳光映衬下特别绚丽。
朱鹮
来源:Danielinblue
亚洲象被迫家里蹲
作为我国为数不多拥有热带雨林的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是个盛产明星物种的地方。在众多物种中,亚洲象以其庞大的体型、超高的智商,成为保护区的代表动物之一。
这里的亚洲象属于印度亚种或大陆亚种。保护区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子保护区,其中,尚勇子保护区有一群亚洲象甚至还能没事出个国,到老挝的亲戚家串个门。不过,由于栖息地的丧失,绝大多数亚洲象都被困在一个个孤岛之中,彼此的交流越来越难。
亚洲象
拍摄:Mohan Raj
要想到保护区里看动物,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的,需要很复杂的手续才可以。本期博物课堂,我们为大家请来了兰州大学的赵序茅老师,从事动物研究的他,曾经去过国内的很多保护区。就让他为我们讲讲,动物视界中的人类是怎样的?动物为了适应人类做出哪些改变?动物如何看待人类,以及人类究竟如何对待动物?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收听。
主讲人介绍
赵序茅
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国际灵长类协会会员,从事濒危动物的研究保护工作,著有《西域寻金雕》、《鸟国:动物学者的自然笔记》、《动物眼中的人类》和《红唇美猴传奇》等多本书。
动物眼中的人类
1月17日(周日) 19:30 - 20:30
博物课堂直播间
参与方式
或点击本文结尾阅读原文
更多讲座信息,请关注:
【博物课堂】微信号:bowuketang
本期奖品
本次奖品是博物小馆原创潮间带冰箱贴一个(款式随机)!
【认真听课奖】
讲座最后,主持人将发布一个跟讲座内容有关的问题,请在博物课堂公众号回复答案,第一位答对的同学将获得奖品。
Q
A
直播间服务商需要您的头像和昵称以方便与主讲人互动,请放心授权,授权不会泄露头像和昵称以外的个人信息。
Q
如何才算报名成功?讲座前会有提醒吗?
A
点击进入直播间,看到主持人发的消息,就说明您报名成功了~~ 进入后,点击左上角直播间关注博物课堂直播间,即可在讲座开始前15分钟左右收到提醒。
Q
错过了讲座怎么办?
A
与微信群讲座不同,直播间的讲座消息是一直保留的,讲座结束后,您可以随时进入直播间收听回放,只是不能和主讲人互动了。
微信公众号 博物课堂每周更新:
(也可在公众号底部菜单查看)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