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抒情君 11

核能,这个二十世纪开始兴起的新兴能源,其背后蕴含的能量与价值至今无可计算,核电站也逐渐计划代替传统煤炭发电设备来为人类服务。可是一枚硬币始终有着两面,带来巨大能量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危害

如果对十年前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有印象,对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谣言四起,附近海域的生物变异有印象。那么今天介绍的这次意外,可比福岛的影响大的多,那就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五十万人敢死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的普里皮亚季市。1986年的4月25日,反应堆计划暂停反应用来测试反应堆的发电机能力。当时的作为替补电力供给的柴油发电机无法瞬间启动,则使用了转动的涡轮作为能量提供。这类测试本来在实验室执行成功,但在切尔诺贝利却遭遇到失败。

替换能源的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已经从3200兆瓦降低至700兆瓦。但由于操作过于急促,没有给予缓冲时间,导致实际功率降低至30兆瓦,生成的裂变产品瞬时增加。

当时功率下降的速度已经超过设备的允许范围的最大了,但操作人员并没有停止。为了让操作能够安全继续,操作人员拔出了安全章程规定的控制棒。但由于水吸引中子,水流瞬间增加时中子反应速率也对应瞬时提高,这样形成了极其危险的操作系统。

安全章程规定情况下安全棒最少为三十个,但当时操作人员自以为安全地只用了六个。

由于功率的瞬间瞬间增大,瞬时功率最高达到33000兆瓦,这导致管体变形。燃料棒开始融化,反应堆顶部发生移动并被破坏,冷凝管爆裂,瞬间将屋顶炸开一个洞。引起火灾令放射性物质扩散到更广阔的地方。

事故清理时本打算使用德国,日本生产的机器人,但面对如此恐怖的辐射水平,机器人无法工作。在事故核心地区,人类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40秒,否则瞬间遭受的就是人身体一辈子吸收的辐射总和还要多。

一共有五十万人被政府派往前去援助切尔诺贝利地区,这些救援队员很多都是预备役军人,并不是专业的化学防护工作者,但还是要硬着头皮前往切尔诺贝利。没有那么多专业的防护服,就用铁板当做贴身防护

捡起来的核辐射碎片只能放在石棺当中保存,然后处理掉。当清理完反应炉之后,苏联政府用直升机派遣三个人登上了反应塔的塔顶,插上了胜利的红旗。有意思的是三人的奖励是每人一瓶百事可乐,这在当年可是个奢侈品。

根据统计,负责清理和整理的员工接受到了超量的辐射,在事故发生的后的两年内,共有三万到六万人进入过辐射范围内清理污染物。

永远的不幸

这场不幸直接导致31人当场死亡,其中28人为消防员和救护员,因为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辐射的危害。第一批遇难者的遗体被铅制的棺材包裹,因为他们的遗体甚至也成为了常人无法承受的核辐射源

上万人因为放射性物质的长期影响感染疾病,至今仍有因爆发畸形的胎儿。由于风向的原因,这场事故的60%的放射性物质都被风带向白俄罗斯地区,同时间接的导致了前苏联的解体。

直至2006年,官方统计数据共有4000多人死亡。但根据科研组织的调查,过去的日子里,由于切尔诺贝利事件死亡人数超过九万人。绿色和平组织则认为真实的数字是官方统计的二十倍之多。

动物产生了基因变异,而有些植物也呈现了反常的变异形状。核辐射改变了附近地区树木的生长,繁殖和存活率。在事故中存活的树木越来越难以承受环境带来的压力。

这场事故的影响不止在苏联地区。1986年4月27日,瑞典的核电厂员工在自己的衣服上检测出异常的核辐射粒子,该电厂距离切尔诺贝利电厂相距1100公里,当时瑞典曾通过外交手段向苏联询问,但没有得到回应

苏联政府在事故发生36小时后,立即疏散了方圆30公里的居民,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场事故的影响范围远超过30公里。在挪威地区,驯鹿种群因为食用被污染的地衣被感染。也因为核辐射的关系,意大利禁止农民食用农作物。

意外发生之后人们最在意的还是对人类自身的影响,科研表明有植物与昆虫生活的土壤会吸收铯-137这种放射性物质。对于人体最严重的影响是来自于基因突变,改变人类的遗传物质等等。

据苏联政府声称切尔诺贝利反应炉共有180吨至190吨核废料的5%---30%流出外界,而据清理人员后来证明,炉内只剩下大约5%~10%的物质,说明核污染扩散程度已经达到大气层高空。据专家统计,要彻底的消除这场核辐射的伤害还需要800年,而这场辐射带来的持续伤害将达到十万年。经济上苏联当时共损失90亿卢布,善后花费40亿卢布。

反思与展望:

发生事故的反应机组被石棺水泥保护防止辐射扩散,但现在来说也并非绝对安全。当时搭建的石棺正在加速的变旧,如今的石棺禁不起一起小型的地震,甚至一阵强烈的大风都会让石棺的屋顶飞走,一旦石棺倒塌之后会放出带有辐射物质的尘埃。

如今的切尔诺贝利已经对身穿防护服的游客开放,随着美剧《切尔诺贝利》的播出,遭遇过严重核辐射的地区甚至成为了网红的打卡圣地。事情已经过了三十多年,以前的城市变成了真正死一样寂静,茅草长的比房子还高,参观制定路线还是可以,但核心地区还不能对外开放。

事故随着时间过去,但切尔诺贝利的伤痛依然在世界人民的心中,这场事故留下的疑问与反思还有很多,不过在面对世界级的灾难时,人性的光芒始终闪耀着。事故的亲历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天空色彩绚丽,橘色红色与天空本身的蓝色相得益彰,犹如彩虹一样非常美丽。但这样的美丽希望永远不要再见到

文/南宫钦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