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凌晨5时50分,绵阳市骨科医院医护人员曾贤杰与同事赶到涪城区石塘街道东岳社区二居民组,为雷福兴老人做核酸检测采样。
今年81岁的雷福兴家住涪城区石塘街道东岳社区,位置相对偏僻,没有人带路很难找到。曾贤杰一行根据一份简易的手绘地图指引,先走过一段上坡路,在尽头右转又是一段下坡路,中途转进一条小路后,再走过一段曲折的路,顺利达到雷福兴家中。此前两天,他们也是依靠这份地图,对其他群众进行了精准的上门采样。
这份地图,是怎么来的?9月29日凌晨,绵阳对涪城区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御营坝片区被全域管控后,绵阳市骨科医院承担了区域内东岳社区第一、二居民组的核酸检测采样。
9月30日清晨,医护人员临出发前接到通知,要求对东岳社区第二居民组全员开展单人单检。医院立即抽调70名具有医学背景和实战经验的医护人员分为8个小组,前往采样任务地。医院党委书记林兮、纪委书记李晓华在早晨7时前往采样点现场指挥。
东岳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区域范围复杂,第二居民组有房屋近200栋,不同楼栋之间还存在错层,部分企业也夹杂其中。由于社区干部大都被隔离,找不到熟悉情况的人带路,人员居住情况不明,增加了应检尽检的难度。
如果有一张地图,是不是会更方便?林兮发现问题后,通过实地走访、询问路人、外围远观等方式,逐渐摸清区域范围建筑分布,运用百度地图查询功能,根据自己记忆并结合采样人员返回后的描述,用手绘出了一张东岳社区第二居民组的简易地图,复印后发给8个小组负责人。
这份特殊地图,以交通主干道为地标,将东岳社区第二居民组分为四个片区,标注负责采样的责任小组及小组负责人、组员人数、负责的楼栋。同时,另一张纸上则对楼栋的排数及住户进行了标记。
10月1日凌晨,这份地图派上了用场。各小组负责人在出发前根据手绘地图规划路线,将楼栋包干落实到人头。医护人员根据地图指引开展上门入户采样,到上午10时,采样工作结束,比前一天提前了1小时40分钟完成。
采样医护人员谢财用说:这份地图,让我们这几天没有走一点冤枉路。
地图加快了工作进度,也确保了应检尽检。在工作中,医院还坚持谁扫码,谁采样原则,规范入户站位和离开方式,完成采样后在门外以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完成全员采样及时间,方便次日上门入户人员核查,确保每户、每人、每天核酸采样信息连续完整。
地图在采样工作群里成了每天医护人员出发前必看的一个既定工作日程,在医务人员朋友圈里也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一名绵阳中学英才学校五年级学生何思李按照手绘地图原版,绘制出医务人员投身疫情防控的漫画地图,以此表达对所有逆行白衣天使由衷的敬意!(张登军、邓丽供稿)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