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截至7月14日9时30分,广州共有高风险区5个,中风险区7个,分布在增城、海珠、白云。
这是广州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下称第九版方案)发布后首次在疫情中划分高中低风险区,与以往的划分方式有何不同?中高风险区如何解除?围绕热点话题,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秦鹏哲进行了解答。
一、以往疫情中广州会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为何这次划的是高、中、低风险区?
秦鹏哲:根据第九版方案的要求,广州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在发生本土疫情后,迅速进行科学研判,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精准划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三类风险区。根据新方案,可以简单地将高风险区理解为原来的封控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将中风险区理解为原来的管控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而低风险区相当于原来的防范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低风险区人员离开所在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为什么不再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了?
秦鹏哲:过去,高中低三类风险区,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类区域的定义有细微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造成混淆,市民群众也不容易理解。根据第九版方案,更利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第九版方案明确,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如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传播风险较低,密切接触者已及时管控,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的,可不划定风险区。
三、现阶段的低风险区,和以往大家所理解的低风险区,含义是否已完全不同?
秦鹏哲:以往,全国全域除了中高风险区外,都属于低风险区,采用的是常态化防控措施。而根据第九版方案,现阶段的低风险区是因应中高风险区而设立的,等同于原来的防范区,要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以广州为例,现在虽然有本土疫情发生,但大部分区域仍属于无须划定风险区的区域,应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四、风险区如何解除?
秦鹏哲:根据第九版方案,中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可降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的要求则更严格,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可降为中风险区;再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当县(市、区、旗)内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全域实施常态化管控,低风险区也就自行解除了。
(总台记者 陈旭婷)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