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最新防控政策

抒情君 13

这几天关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方面的消息接二连三。让我们一起看看。

2022年11月1日起,贵阳市常态化核酸检测有了新变化,除部分风险人员可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外,其他群众需按照愿检尽检原则,进行自费检测。包括贵州省贵阳市、毕节市下属的织金县,湖南省岳阳市部分区域、四川宜宾下属多个县区、甘肃陇南和酒泉下属的部分县区以及广东惠州市下属部分区镇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和县区都于近期对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收费政策进行调整,除了特定人群和特定情况外,其他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均需自费。

11月1日,桂东铁路、桂北铁路发布通告称,坐火车不再查验核酸证明(进京除外)。通告表示,除进京旅客须出示持北京健康宝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站乘车外,其他旅客需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温进站。不过这个通告很快被删除。

从民航局也发布消息,从11月起,部分地区乘火车坐飞机,不再要求出示48小时内核酸证明,这又是疫情防控策略方法一大转变。

近几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回答自限性疾病的视频片段在网上广泛传播,不少网友依据视频上的内容认为: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靠机体免疫力可以挺过去,因此不需要治疗,也无需防控。

11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大会,媒体普遍解读为,要努力以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控制住突发疫情。

核酸收费、乘飞机、火车不再需要48小时核酸证明、防疫要考虑成本,各种消息扑面而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这些消息传达的指向性来看,都有给防疫松绑的意思。会不会放弃现在的防疫政策?会不会也躺平?还是继续加大防控力度。

防疫措施是一项公共政策,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要求,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绝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作为政策决策者,肯定会倾听民意,制定和执行政策让大多数人满意。

笔者认为,当前疫情防控中所表达出来的民意,有这样几点,已引起决策层的重视。

一是准确评估病毒危害和传播风险。疫情三年了,病毒在不断变异,新的毒株致病性不断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高龄老人,或者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具有生命威胁,且病毒的传播风险变得更强。

二是警惕过度防疫,层层加码,因社会化管控带来的次生灾害。因为疫情防控延误患者治疗抢救,以及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总在刺激公众眼球。给群众生活带来困难,收入减少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

三是对不计成本以及停产停工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大面积停工停产会重创经济发展,因此要好好算算经济帐。

四是过度防控对人身权利的侵害。防控必然会一定程度损害公民人身自由,这种损害应该以公民自觉配合为前提,并将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从国家卫健委会议精神所传达出的信息,我认为已经考虑到上述四点。在解读时,我们不能断章取义,有失偏颇。原文表述是:要慎终如始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落实四早要求,努力以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控制住突发疫情。具体理解为:

一是要慎终如始,坚持人民健康至上理念抓好疫情防控不变。

二是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变。

三是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的四早工作要求不变。

四是增加了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控制住突发疫情的新要求。尤其是最低成本控制疫情是全新表述。

这就对下一步疫情防控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当前疫情仍然肆虐,防控非常吃紧的形势下,给各个地方控制疫情提出更高要求。

那种不计成本、全民核酸的做法将不被允许。整体封控、静态管理有可以成为过去。停产、停工、停业这样的严厉措施将受到严格限制。

这样的要求会给地方控制住疫情带来更大的挑战。这也更需要每个人主动承担防疫责任,搞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不给社会添乱。政府防控疫情艰难,更需大家支持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