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里有个小胖墩?至少有六个原因

抒情君 6

□本报记者 曹萍

近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针对我国不断增多的小胖墩儿提出具体防控措施。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会造成哪些危害,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并及时进行干预?10月29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方案》公布了全国分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河南省为中流行水平。近日,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河南抽样地数据采集工作正在进行,从基础数据分析来看,也提示我省幼儿超重肥胖情况有待改善。

造成儿童青少年肥胖除了部分遗传原因外,更常见的是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过多高能量食物,而运动量又较少。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刘芳说,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糖尿病肥胖门诊,每周大概接诊20名肥胖小患者。

但是,很多家长对于肥胖的认识还不够,总觉得胖点不是病,等孩子出现了一些症状后才去就诊。比如有些孩子出现脖子发黑,也就是黑棘皮,家长才带孩子来就诊,而这通常是肥胖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再发展下去就是糖尿病了。刘芳说,肥胖会导致孩子患上代谢综合征,也就是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还可引起呼吸暂停综合征、性早熟、多囊卵巢综合征、骨质疏松等,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自卑、胆小等一些心理问题,应引起家长重视。

判断孩子是不是超重,最常用的是BMI(体质指数)。刘芳介绍,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指数与不同年龄、性别的标准指数进行对照,就能发现孩子是否超重。

拒绝小胖墩儿,要做到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方案》提出,家庭要培养儿童科学饮食行为、培养儿童积极的身体活动习惯、做好儿童青少年体重及生长发育监测;在幼儿园里,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并适当活动,中小学生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等。

在婴幼儿时期提倡母乳喂养,同时要防止过度喂养;儿童和青少年要保证食物多样化,减少煎、炸等烹调方式,控制油、盐、糖的使用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刘芳说,要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在家里运动的话,推荐跳绳,方便易行,每天跳20分钟左右;周末家长要多带孩子到户外,可以进行爬山、球类运动等。

来源: 河南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