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样反应
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或酒醉貌反应,是由于在饮酒或服用含酒精的饮品的同时吃抗生素(如头孢类、部分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等)后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具有双硫仑作用的药物通过抑制体内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代谢成乙酸排出体外,导致体内乙醛大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毒症状。另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藿香正气水也有少量酒精成分,此外酒夹心巧克力糖等也可能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临床表现
双硫仑反应发生后,患者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口干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脏衰竭等症状,甚至导致急性肝损伤,心脏性猝死。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病例报道,特别是有些男性患者,服用头孢类药物后,不注意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在短期内又饮酒,从而导致猝死。
治疗
如果发生了双硫仑反应,患者应及时就诊,处理方法:
1.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心电监护;
2.立即给予催吐或洗胃,减少酒精吸收;
3.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抗休克,同时静脉给予纳洛酮0.4-0.8mg拮抗乙醇作用。
注意事项
1.饮酒后在酒精从体内完全消除前,应避免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
2.使用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时,用药期间及停药后尽可能长的时间内(最长一周)应禁止饮酒及含有酒精类饮料及食品。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