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军改前,军级及以上作战单位则一般都编设后勤部(或联勤部)、装备部两个部门,师旅团级作战单位一般仅编设保障部(或后勤部)。
此轮军改后,一般只有军兵种才编设后勤部、装备部两个部门,副战区级及以下单位一般仅编设保障部。
首先,介绍一下军改前的有关情况。
1998年4月,总装备部成立,军级及以上单位也相继成立装备部,出现了司、政、后、装的运行模式。
1、七大军区于1998年成立装备部,并将后勤部改为联勤部,对辖区内的陆海空军和二炮部队实行联勤保障。
2、海军、空军、二炮部队(正大军区级)拥有完整的后勤部、装备部。
3、七大军区空军、三大舰队(副大军区级)也拥有完整的后勤部、装备部。
4、陆军18个集团军(正军级)也拥有完整的后勤部、装备部。
5、省军区(正军级)也拥有完整的后勤部、装备部。
6、新疆军区(副大军区级)比较特殊,与七大军区一样在1999年前后将后勤部改为联勤部,拥有完整的联勤部、装备部。
7、武警部队也比较特殊,不管是武警总部还是各内卫总队、各警种指挥部,军改前仅设后勤部,并没有装备部的建制。
至于师旅团级单位,自2012年起将后勤部、装备部合并为保障部,师一级、旅一级设司令部、政治部、保障部三大部,团一级则设保障处。
另外,军分区仅设后勤部,没有改为保障部,也没有装备部的建制。
然后,介绍以下军改后的有关情况。
此轮军改之后,后勤保障系统的变动是特别大的。
目前,一般只有军兵种编设完整的后勤部、装备部,副战区级及以下单位一般仅编设保障部。
1、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正战区级)这四大军种仍然保留后勤部、装备部的建制不变,设参谋部、政治工作部、后勤部、装备部、纪委四部一委。
2、武警部队(正战区级)于2017年组建独立的装备部,也拥有了正军级的后勤部、装备部。
3、联勤保障部队(副战区级)作为实施联勤保障和战略战役支援保障的主体力量,没有重复设置后勤部、装备部,而是直接下设卫勤局、供应局、军械管理局、军事设施局等机构。
4、五大战区(正战区级)专司作战,不再承担建设管理职能,仅设联合参谋部、政治工作部,不再保留后勤部、装备部的建制,而是由联勤保障部队下属的5个联勤保障中心(副军级)承担保障职责。
5、战区陆军、战区空军、战区海军(副战区级)在2017年将后勤部、装备部合并为保障部,设参谋部、政治工作部、保障部、纪委三部一委。
6、隶属于陆军的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副战区级)以及北京卫戍区、13个集团军(正军级)也将后勤部(联勤部)、装备部合并为保障部。
7、至于其它军级及以下作战单位(包括武警各总队),目前也仅设保障部,不再设后勤部、装备部。
8、省军区不再设后勤部、装备部,仅设保障局(副师);军分区不再设后勤部,改设保障处(副团);县级人武部则设保障科。
值得注意的是,战略支援部队(正战区级)尤为特殊,内设机构并不完整,仅有参谋部、政治工作部、纪委,没有后勤部、装备部的建制!
反倒是战略支援部队下属的两个副战区级单位——网络系统部、航天系统部,有些类似于独立兵种,拥有完整的领导机构,都有专门的后勤部、装备部。
综上所述,现在仅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战略支援部队网络系统部、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这7个单位保留后勤部、装备部的建制,其它作战单位一般仅设保障部。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瑛杰小猪。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