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和白俄签了啥协议 普京和白俄罗斯签的一体化法令意味着什么

抒情君 17

普京与卢卡申科 / 网络

11月5日,有微博网友问:一觉醒来,苏联回来了?

这是因为,11月4日是俄罗斯民族统一日,在这个颇具象征意味的日子里,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总统通过视频方式召开了此前已谈判多年也延宕多年的联盟国最高国务院会议,并签署了两国谋求一体化的全部28张路线图。

11月5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释出了加入联盟国后的第一个关键表态:白俄将承认克里米亚主权属俄。这是此前七年里白俄罗斯始终拒绝松口的承诺。

白俄罗斯一直是俄罗斯唯一一个正式意义上的盟国,也是长期以来与俄罗斯在各种意义上都最为亲近的邻国,但今天的联盟国意味着什么?

一度难产的联盟国

今天的俄白边境 / 网络

对于两个当事国而言,本次协议的正式签署虽然重要但绝不突然。俄白联盟国构想成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条约早在1999年就已签字,并于2000年生效,是俄白两国自苏联解体以来始终存在的一体化构想的最为集中的成果。只是,新世纪后国际形势丕变,无论对俄白哪一方而言,2000年版本的联盟国显然都设想得过于激进了——它预设了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的宪法、统一的立法机构、统一的货币和海关、统一的护照和相互协同的军事和外交行动,如果付诸实施,这几乎就是当年苏联的一个微缩版模型。

而在当时,对于刚刚更换总统、目睹了国际油价攀升、又在9·11之后迎来了与美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之间空前缓和关系的俄罗斯,一步退回苏联很难被视为理性选项。

在此之后,起伏不定的两国关系也不断给联盟国前景蒙上阴影,在许多问题上两国的利益并不同步,双方之间断断续续爆发的贸易和能源战争,让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心生退意,并开始公开谈论白俄罗斯国家主权。

2010年,联盟国当局曾宣布联盟宪法已完成99%,但最终的1%始终未能落地。两国政府的态度也反反复复,时而支持时而反对。

2019年,在联盟条约签署二十周年之际,莫斯科对于联盟国的兴趣骤然高涨,而这一次,在持续遭遇白俄罗斯的消极抵抗,并相继动用了贸易关税等经济惩罚手段进行施压以后,双方逐渐在经济领域找到了一些谈判突破口:此前有关统一宪法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内容被认为过于超前,也因此不再强求,与之相反,双方开始就经济和民生领域的一体化首先展开谈判。

一种区域一体化方案

卢卡申科与普京在联席记者会上 / 网络

2019年9月,两国总理共同签署了一份一体化路线图,并提及清单中共有31张图,这成为此后两年时间里双方的谈判焦点。两年的谈判桌拉锯战,又将31张图最终缩减整合到了28张——也即11月4日普京和卢卡申科在视频会议中签署的那28张图。

而与2019年末连续两个无果而终的领导人峰会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新冠疫情短暂地耽搁了双方谈判进程,但2020年9月以后,重启的谈判正式进入了快车道。

今年9月9日,普京与卢卡申科举行了一年内的第四次正式会晤,并在会后的记者会上透露,全部28张路线图已经谈判完成,联盟国的落地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次记者会第一次对外披露了双方谈判涉及的具体内容,并勾勒了联盟国的未来样貌:时隔二十二年,如今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联盟国已经不再包括政治协同和统一国家方面的内容,而更像是一份以国为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双方将会建立统一的石油和电力市场,并于2023年底成立天然气统一市场,会统一劳动关系、就业、社保和养老金方面的法律规则,在2022年底之前,还将推出双方金融市场相互开放和一体化监管的详细落实方案。

但与此同时,统一货币方案遭到了两国央行的同声否决,而政治一体化则仍是搁置不议的问题。普京在联席记者会上表示,经济一体化完成之前将不会推动任何政治整合,我们不会从屋顶开始建房子。

这也意味着名为联盟国的政治实体暂时仍不是单一国家,而两国政府在各自国内的地位和职能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唯一超出经济领域的是双方同时公布的军事合作意向:为了应对西方威胁,两国拟定了新的共同军事条例。但如果考虑到俄白之间本就有协同防卫的军事同盟关系,而双方之间上一份军事合作条例已经需要上溯到2009年,足足十二年没有更新过,类似的表态也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激进。

共同的最后选择

卢卡申科称联盟国为‘优先事项’ /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

跨度长达22年的谈判肉眼可见地在去年8月以后加快了其进度和谈判频率,也揭示出另一些区域现实:过去二十多年,白俄罗斯一直被观察者指为只有在陷入困境时才积极推动联盟国计划,而恰恰是在去年8月以后,卢卡申科陷入了他政治生涯中的最大危机。

自去年8月因选举争议诱发全国抗议开始,卢卡申科的国内政治前景始终晦暗不明,迫于国内始终未真正平息的抗议浪潮和莫斯科颇有保留的态度,卢卡申科在2020年底已经做出了将离开总统职位的承诺,并在此后持续的内外压力下将承诺进一步明确为完成宪法改革以后我将离任国家元首。

但在那之后,宪法改革进度极为迟缓,如今最后期限已经在一次次后延中变成了明年年初,而在此期间卢卡申科签署公布的一系列法律修正案并不指向曾经承诺过的政治改革,而是与之相反地,导向权力的进一步集中和强化。

联盟国谈判的推进与之发生在同一时期内,也在暗示莫斯科对于白俄国内事务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转变:毕竟,如果卢卡申科在刚刚签署一体化文件后便即下台,以白俄当前本已极为脆弱不稳的政治态势,联盟国的前景也将岌岌可危。

在国家动乱—更加亲俄这一反应链条上,卢卡申科并不孤独,2020年秋天几乎前后脚爆发政治风波(或外部战争)的三个前苏联国家都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呈现出相似的轨迹,无论是亚美尼亚总理帕西尼扬、或是吉尔吉斯斯坦新总统加帕罗夫,都在风波中选择了向俄罗斯靠拢。某种程度上,俄罗斯正在充当这一地区各国的最后选项。

联盟国还会扩张吗?

未经最终批准的联盟国统一旗帜方案 / 网络

而如今摆在世界面前的问题是:从其诞生之初就自带苏联基因的联盟国,也能像一百年前的苏联一样,从几个零星国家的联盟,迅速扩张为庞大的政治帝国吗?

二十年前在联盟条约签订之初,曾有两个国家明确提出过类似构想:摩尔多瓦和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已经在刚刚过去的选举中选择了更加亲欧的领导人,而过去十五年里历经三次政变的吉尔吉斯斯坦,暂时也没有表示过类似的意向。

过去的二十年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局势又已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相继逃离,使得在俄罗斯国土以西形成完整联盟国的计划已经不再可能。

真正成为问题的,是一些从未获得国际承认的国家,例如按照国际法属于格鲁吉亚领土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它们在2008年俄格七日战争以后已经获得了联盟国的永久观察员地位,也例如,暂时没有任何国家给予正式承认的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世界说】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