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省养老金重算补发,同样补发9个月,企事业单位退休补钱金额差距多大?
时间进入11月下旬,各地养老金重算补发的节奏明显在加快,首先一方面公布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地方越来越多、目前除了浙江、福建、内蒙古三地,已经有28省份公布了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而且这三个地区随时都可能公布——而且另一方面养老金补发落地的地区也在持续增加,至少包括四川、河北、贵州、江西、天津、广东等地的网友近期纷纷表示已经收到了重算补发的养老金。
在期待补发的同时,有人关心一个问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同样补发9个月,企事业单位退休补钱会相差多少呢?补发的方式公平吗?来一起揭晓答案。
(1)养老金补发金额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是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重算补发计算方式上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对待
养老金重算补发,你的对象是今年1月份以来退休的职工,并且是使用2021年计发基数发放预发性待遇的人员,因为随着2022年计发基数上涨,之前少算的待遇将会补发差额。补发的金额与你个人的缴费年限、本地计发基数的上涨额度、你个人的缴费指数、退休时间等因素都有关系——但是并不会因为你是事退人员或者企退人员,就给予差别对待,计算办法都是一样的,只要你符合上面两点条件,都是可以参与补发的。
但是,事退人员通常会占优势一些,比如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养老保险缴费指数)÷2×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事退人员由于缴费指数偏高、缴费年限中常常有较多的视同缴费年限,因此就算是同一个月退休、同一个地区,事退人员常常补发金额会更多一些。我们用案例计算来说明。
(2)同样补发9个月差额,企、事业单位补钱的差距多少?
假设同一个省份的企退人员老王、事退人员老张,同样40年工龄、老王的缴费指数0.6、事退老张是1.5,然后企退老王视同缴费年限15年、事退老张的视同缴费年限32年,过渡性计发系数老王是1.2%、老张是1.3%。
假如本省计发基数今年是9000元、去年是8200元,两年对比、计发基数上涨的金额是800元,那么他们俩补发金额的计算分别如下,我们比较一下,就能直接知道结果了。
企退人员老王:基础养老金每月补发金额=800*(1+0.6)/2*40*0.01=256元,过渡性养老金补发金额=800*(1+0.6)/2*15*1.2%=115.2元,两部分相加,每月老王能补发115.2+256=371.2元,9个月的补发、就是能一次性补发入账371.2×9=3340.8元;
事退人员老张:基础养老金每月补发金额=800*(1+1.5)/2*40*0.01=400元,过渡性养老金补发金额=800*(1+1.5)/2*32*1.3%=416元,两部分相加,每月老张能补发416+400=816元,9个月的补发,就是他能收到一次性补发816×9=7344元。
很明显,同样工龄40年,事退人员老张补发金额7344元,比企退老王的高了4003.2元,7344÷3340.8=2.2倍左右,也就是说事退人员补发金额更多一些——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事退老张缴费指数更高、视同缴费年限长达32年、过渡性系数略高等因素造成的。
所以,目前已经有28个省份公布了新的计发基数,各地也在陆续加快补发进程,预计其他的各个地区都会在11、12月份补发完毕、因为去年也是这个进度,但是从多数人补发金额上来看,由于视同缴费年限和指数等因素,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般补发金额会高于企退人员和灵活就业退休人员的。对此,你怎么看呢?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提供留言,我们会挑选部分给予回复。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