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
钦州市地处广西南部沿海,北部湾北岸,位于东经107°27′—109°56′、北纬21°35′—22°41′。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市相连,南临钦州湾,西与防城港市毗邻,北与南宁市接壤。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海陆交通枢纽、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全市陆地总面积10897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562.64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钦州市常住人口为3302238人。
汉族与壮族是钦州的世居民族。钦州市是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节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拥有深水海港亦是国家保税港的钦州港。南钦高速铁路作为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主要铁路运输通道构成了中国西南地区连接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2020年,钦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7.96亿元,比2019年增长2.6%。
中文名:钦州
外文名:Qinzhou,Yamchow
别名:安州
行政区划代码:4507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理位置:中国北部湾沿海
面积:10897 km2
下辖地区:2县2区
政府驻地:永福东大街11号
电话区号:0777
邮政区码:535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17.88 万(2020年末户籍)
著名景点:三娘湾
火车站:钦州站、钦州东站(高铁)
车牌代码:桂N
地区生产总值:1387.96 亿元(2020年)
历史人物:冯子材、刘永福、冯敏昌
人口:3302238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国家园林城市
名称来源
在先秦时期,钦州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钦州属秦设象郡所辖;从汉朝、三国一直至晋时期,钦州属交州合浦郡所管,于南朝宋元嘉第一次建制,称为宋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易名为钦州,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的最早得名,之后一直沿用此名。
建制沿革
钦州,古称安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钦州市属象郡辖地。郡治所在临尘县(今广西崇左)。
汉初(前206—前111年),属南越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合浦县地,县城在今市境浦北县泉水镇旧州古城头。隶属交州合浦郡,郡治所初在徐闻县(今属雷州市地),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迁来合浦县,与县治所同在县城里。
三国时属吴国,县名不变。孙权黄武七年(228年),改合浦郡为珠官郡;孙亮时(252—258年),复名合浦郡,郡、县治所仍在合浦县城内。晋,沿袭吴制,郡、县名称与治所驻地不变。
南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年)析合浦县地置广州临漳郡(今浦北县属其地)和交州宋寿郡,宋寿郡下辖宋寿、宋广2个县。宋寿县治在今钦北区平吉镇古城角村;宋广县治在灵山县陆屋镇。今市辖区和灵山县分属宋寿、宋广县地。其后至唐末 。
今市境大体分属3个州(郡)。其中:越州。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析交州合浦郡、宋寿郡和广州临漳郡等地置,治所在临漳郡漳平县城(今浦北县境)。梁天监元年(502年),废临漳郡及漳平县入合浦县,越州治所迁去合浦县城(今址同上)。
隋,依次改称禄州、合州、合浦郡。
至唐时,依次改称越州(其中短期增置姜州)、廉州、合浦郡、廉州,州(郡)治所均在合浦县城(今址同上)。今浦北县境属其地小部分。
安州。齐建元二年(480年)宋寿郡复隶交州。南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年)析宋寿县西部置安京县,属安京郡(同年置,治所在安京县);又以宋广县地置宋广郡(郡、县治同城)。同年,以宋寿、宋广、安京3郡置安州,治所在宋寿县城东南(今钦南区久隆镇境内)。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宋广县改名新化县,次年又改为内亭县(至开皇二十年,先后析置南宾县、遵化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州有同名,故此执政当局奏改安州为钦州,这是钦州得名之始。同年,宋寿县也改名为钦江县。大业三年(607年),钦州改为宁越郡,至唐时,依次改称钦州(其中短期增置南亭州)、宁越郡、钦州。唐贞观十年(636年),州治所迁去灵山县南宾砦(今灵山县旧州镇)。贞元十年(794年),南宾县改名为灵山县。今钦南、钦北两区与灵山县境属钦州地。
黄州。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析宋寿县西南沿海地置,治所在安平县城(今防城港市境)。隋,改称玉州,后并入宁越郡。唐复置,依次称玉山州[贞观二年(628年)至上元元年(674年)并入钦州]陆州、玉山郡、陆州。唐总章元年(668年),以旧玉山县地置乌雷县(今钦南区境内)。上元二年(675年)在乌雷县设立玉山州,同年改为陆州,辖乌雷、玉山(同年置,后改称华清县)、安海(后改称宁海县)3个县。大历三年(768年),废乌雷、华清2县入宁海县,把州治所迁去宁海县城(今防城港市境内)。今钦南区沿海乡镇、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属其地小部分。
五代,今市境属南汉。除分廉州增置常乐州和废陆州外,其余沿袭唐制不变。
宋至清末,今市境大体分属2个州(府):廉州。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常乐州,其属县并入石康县,与合浦县同隶属廉州。同年,州治所迁去石康县城(今北海市合浦县境内)。其后至清末依次改为太平军、廉州合浦郡、廉州路、廉州府、廉州、廉州府。今浦北县境属其地小部分。钦州。宋开宝五年(972年),把宁海县并入安京县,把钦江、内亭、遵化3县并入灵山县,安京、灵山2县同隶属钦州。宋天圣元年(1023年),州治所迁来安远县(以安京改名)城南(今钦州城区)。
其后至明朝依次改为钦州路、钦州府、钦州、钦县(其时钦县与灵山县同隶属廉州)、钦州(复辖灵山县,钦州隶属廉州府)。
清初,钦州改为散州建制,灵山县直隶廉州府。光绪十四年(1888年),钦州升为直隶州,同时增置防城县,隶属钦州直隶州;又从灵山县划4个练来属钦州。今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境属其地大部分。
民国,今市境大体分为钦县、灵山、合浦(部分)3县,依次隶属广东省的钦廉军政府、钦廉绥靖处、钦廉道(以上治所驻地均在今钦州城区)、南区绥靖处(驻今茂名市)、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今合浦县廉州镇)。
1950—1965年,今市境大体仍分为钦县(其中短期分设钦北僮族自治区县,1963年9月14日国务院批准钦县改设钦州僮族自治区县,1964年2月25日正式成立,1965年8月1日又改为钦州县)、灵山县、合浦县(部分,即今浦北县)3个县,依次隶属广东南路专区(治所在湛江市)、广东钦廉专区、广西钦州专区(治所在钦州镇和廉州镇)、广东合浦专区(治所在廉州镇)、广东湛江专区(治所在湛江市)。
1965—1994年,今市境分为钦州(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钦州县改设钦州市,1984年3月1日正式成立)、灵山、浦北3个县,依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钦州地区,专区、地区治所驻地均在钦州镇。
1994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钦州地区,设置钦州市(地级),同年10月28日挂牌。同时,把县级钦州市分为钦南、钦北2区,与灵山、浦北2县同隶属钦州市,政府驻钦州镇。
1996年6月14日成立钦州港经济开发区。1997年1月,钦州镇从钦南区析出,以其境和沙埠镇的东南、小江、五里桥、山塘、沙坡、北营、西北、高岭8个行政村和尖山镇尖山村委的环头村组成钦城管理区,钦城管理区辖文峰、向阳、南珠、水东4个街道办事处。
2003年9月撤销钦城管理区,并入钦南区。2006年7月,分钦南区犀牛脚镇三娘湾村委会等地设立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直隶于钦州市。
2010年11月,国务院批准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灵山县、浦北县等均为钦州市辖域。
行政区划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钦州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市政府驻地永福东大街11号。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