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还能出现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突出保障信访人权利义务、倡导网上信访)

抒情君 12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文 / 摄)今后,江苏信访流程将更加规范,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将获得更多保障。9 月 17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信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新闻发布会获悉,条例将于 2021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此次修订突出了信访人权利与义务并重,结合江苏实际,大力倡导网上信访,对信访事项从提出到受理、办理、办结全流程进行规范。

△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设立专章规定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

《江苏省信访条例》自 2006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至今近 15 年。近年来,江苏大力推动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建设,全省信访工作质效持续提升,探索积累了许多具有江苏特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形成了一系列长效机制,为条例的修改提供了实践支撑。

江苏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贡旭敏说,当前全省信访形势总体平稳、秩序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信访实践中缠访闹访、滋事扰序等现象也有发生。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呼吁通过修订《条例》来解决矛盾。

据介绍,修订后的《条例》由原来的 7 章 51 条扩展为 8 章 73 条,具体为:总则、信访人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信访工作职责、信访事项提出与受理、信访事项办理、信访工作管理、法律责任、附则。

" 此次修订突出了对信访人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障,首次单独成章专门规定了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规定依法信访受法律保护。" 江苏省政府信访局副局长闵坤斌介绍,"《条例》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享有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等 10 项权利,应当履行遵守公共秩序、服从依法作出的处理决定等 6 项义务,完善权利义务配套制度。"

分层规定工作职责,全程规范办理流程

" 此次《条例》修订的最大亮点就是,在全国省级信访立法中首次明确了‘总体性’‘个性化’的国家机关信访工作职责,并单独设置成章。" 闵坤斌说,这有利于厘清国家机关信访工作职责边界,确保各方责任主体认真履职尽责、信访工作高效规范运行。

" 近年来,江苏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达 98% 以上,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 江苏省政府信访局督查室主任俞晶晶说,《条例》将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作为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条例》信访事项从提出到受理、办理、办结,全流程进行规范。比如,国家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受理,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在 7 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在办理时限上,《条例》规定,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 60 日内办理完毕,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30 日。此外,《条例》还对简易办理作出规定,一般应在 3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10 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意见。

不少信访问题的源头在基层,源头解决不好,会激化矛盾。《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应当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防范重大矛盾纠纷引发信访问题,把各类信访问题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

倡导网上信访,实现信访信息互联互通

网上信访便民高效,江苏有 70% 的信访件是通过网上信访。

" 我省是网上信访的发源地,阳光信访信息系统最先在我省推开使用并走向全国,当前网上信访已经成为信访工作主渠道。" 闵坤斌说,确立网上信访制度是《条例》修订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江苏第一次以地方性法规的方式,对网上信访进行规范,倡导信访人通过国家机关设立的网络信访受理平台提出信访事项。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条例》明确了 " 网络 " 作为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的形式之一。" 这里的网络特指各级国家机关的网络信访平台,不是随便在网上发个帖子就是网上信访。" 江苏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社会处副处长王燕说,"《条例》还对建立健全网络信访平台作了规定,规定有条件的可以开展网络视频接访,同时还要求建立全省统一的信访系统,实现信访信息互联互通。"

今后,江苏加强基层信访工作,深度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构建全面覆盖工作网络,加快推进 " 江苏阳光智慧信访 " 建设应用,深入打造 " 人民满意窗口 ",完善多元预防化解机制,不断增强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