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与儿子促膝长谈(有多久没有和父母促膝长谈了)

抒情君 14

你有多久没跟你的孩子促膝长谈过了?哪怕是以朋友的身份聊聊天,看看电视?是不是很久了?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要求都很严格,他们希望我们出人头地,能够懂事乖巧。这样会造成孩子将很多客观问题,归根到自己身上,觉得是自己的错。例如:路上被人偷了钱,爸妈会责怪我不小心,但这件事不应该小偷是原罪吗?

偶尔不小心弄丢了东西,是会很难过啦,毕竟小孩子嘛,但难过完回到家还得挨一顿骂,这时候不能说自己没错,只能承认自己错了。

这种责怪只会让孩子在未来遇到事时,不愿去跟父母倾诉、沟通,害怕被父母责骂,害怕父母的语言。这时候,找朋友倾诉往往是我的第一选择。

为什么不跟父母倾诉心事呢?

哪怕父母也很希望我们与他多聊聊,如果不是今天突然看到这个小标题,我估计也想不到为什么不愿意跟父母倾诉心事了?

有心事时,想倾诉的时候,一般会找朋友或者自己喜欢的人更多。

倒不是说没有跟父母倾诉心事的时候,只是回想起来大多数心事不被理解。

也不是长大后有了朋友,也不是说没有与父母进行过倾诉心事的时候,只是回想起来,每次的倾诉好像都不是开心收场,而是疑惑收场。

好比高中毕业后,有时候晚上玩得较晚回家给父母打电话说一声,他们不太会理解,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高考完就这么释放自我,玩这么久都不愿意回家,是不是做什么坏事了?

这种小事慢慢就成了孩子与父母间的隔阂,让互相产生疑惑,却不知如何解开这个疑惑。

这就好像小时候那一幕突然出现在眼前,最终会换来父母一句:

考个试而已,读个书而已,你一个小孩能有什么压力啊?不就是一个玩具没买,你难过什么啊?

长大以后也会面临:

失个恋而已,难过啥?上个班而已,哪有我们以前辛苦啊?

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不明白,时代的不同带来的压力因素也是不同的。甚至不明白明明现在的生活环境、条件好很多,为什么比以前的他们还要累?这没有可比性,但都是实实在在的累死累活。

其实我也羡慕过,考差了可以跟爸妈哭闹,受了委屈能立马回家的人。一来大部分人跟父母的相处模式并非如此,二来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是这么和谐。

有些人怕父母不理解,有些人怕父母担心,也有人觉得没必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谈心事,不想跟父母倾诉心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无法理解现在孩子的苦闷、苦衷以及辛苦。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造成的。

你有心事会和父母沟通吗?

我会,但选择性沟通。

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只要说的话、做的事与父母不同步,就很难得到父母的认同。愿望?理想?成绩不达标,父母都觉得这只是个缥缈的梦想,不被父母听进去也不可怕,可怕的就是父母会嘲笑自己。

我们其实都不是奢求夸赞的人,只不过不想兴致勃勃说出的话,得到的只有冷冰冰的回复。

为什么不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呢?

其实我试过,试了三四次,想尝试和父母好好沟通,最后我还是后悔了!

或许小时候,父母还能接受我很多犯错,也能接受我一些小脾气,但越长大越难理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与父母之间好像有了条很深的代沟。

父母不能理解孩子,孩子也不能理解父母,就这样互不倾诉,过着自己的生活,

其实很多父母也曾有过埋怨,有过情绪。

一顿发泄和埋怨后,也没对孩子说出这件事的具体解决方案。

当我们对倾诉越来越陌生,就越来越没勇气去开这个口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