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普通话冷知识:古人怎么说普通话?

抒情君 3

人类沟通少不了语言。可是呢,考虑到古汉语读音和现代汉语的读音差别。比如说,无论你穿越到先秦哪一个诸侯国,你说得大家都听不懂。加之,先秦时代字体本来就有很变法,比如大篆、小篆、隶书等等。而且战国时代,诸侯国发展出了各种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字,赵字、楚字、秦字等等皆不一样。所以穿越到先秦的您必然是一个口不能说,手不能书的文盲!当然,如果您选择穿越到秦国的话,那么您或许可以当一个半文盲的。毕竟秦国隶书,您可能还是认识的。不过秦国除了隶书,还有很多其他的字体,比如大篆!那你肯定也是不认识的,也只能半文盲啦。

幸运的是您不会是唯一的文盲或者半文盲。先秦时代文盲和半文盲还是比较多的,士以下的庶人中文盲和半文盲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不幸的是无论穿越到哪个诸侯国,您都免不了从头开始学语文。不幸中的万幸是在完成了基础的教育后,还要继续学语文的人不仅仅是您。在先秦时期,如果您是一个楚国人想要到高大上的齐国去留学,必然是要学齐国话,还得顺便学学齐国字。孟子的小道消息说:曾经有一个楚国官吏想把自己宝贝儿子送到齐国去留学,想请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儿子齐语言。孟子云: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学语言是要环境的,所以还是直接让这熊孩子去齐国,包学包会哦!

这时,您会不会有种感慨。比如:哇塞,原来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的诸子百家,他们都是超有语言天赋的学霸啊!学霸是可以肯定的,不要怎么传道授业为人师表呢。至于语言天赋没有这么夸,先秦时代也是有普通话的,叫雅言,也叫夏言。中原的上层的贵族们一般都是雅言沟通。但类似楚国、越国等等南部方言地区呢,贵族也都是会说雅言的,日常也会说说楚言、越言啥的。楚成王的叔叔子元带着楚军伐郑时候,见郑国人大门敞开跟他搞空城计,他一激动就说楚言了。总的来说,学会了雅言游说诸侯是没什么问题的。

非贵族的底层百姓,通常情况不会雅言的。但是中原地区的百姓平时说的方言,比如晋国的晋言来说吧。晋言和雅言的差别应该不是很大,属于不用翻译也能正常沟通。秦穆公就曾经用雅言和一个只会说晋言的戎王使者由余进行了热切地交谈。如果是楚言或者越言,那么就不得不请翻译了。当时北方人对南部方言的评价参考孟子的一句话南蛮鴂舌。正所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除了明月万古没有变,北方人对南方的方言评价也没太大的变化。这个可以理解,听不懂自然是鸟语嘛。当然,在先秦时期说鸟语的人也不一定都能互通沟通,比如楚国人就听不懂越言。楚王的弟弟鄂君子皙坐船出游,有爱慕他的越人艄公抱着船桨对他唱歌一个首委婉动听的《越人歌》。越国的艄公当然是不会说雅言的,所以他只能用越言唱啦。无奈的鄂君子皙不懂越言,越国的艄公声音还不错,也没跑调。对这旋律产生兴趣的鄂君子皙问了身边的小翻译才明白对方唱得是啥。由此,可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啊。顺便贴一下,那首美丽的歌谣。

《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出自于西汉刘向的八卦故事集《说苑》(卷十一·善说篇),第十三段并有汉字记其古越语发音: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飠甚)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至于先秦的文字呢,春秋的时候主体还是统一的,到后来才分化出来楚字、赵字、秦字等等。文字的差别呢,邻近的诸侯文字差别不是很大。因为那会儿各诸侯国的文字都是从周代的籀文(大篆)继承而来,所以就算隔着比较远的诸侯国,他们平时用的文字差别也不是现在人想象中那么大的。南部流行鸟虫书,那个只是艺术字,而且后期也不是只在南方流行。先秦正常人是不会用鸟虫书写信办公的。

对了,友情提醒一下,先秦时代没有纸张,所以公文啥的,大部分当然只能记录在简牍上。《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这话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罄竹难书。若您穿越一个负责书记的小吏小心在简牍把字写错了怎么办?很简单,麻溜地用小刀刮刮掉。说来那会儿帛和绢都不便宜,一般人写信也是一策策的用竹简做的信牍。当时,印泥也是封泥。那会儿的人通常会把写好的信牍简牍绳捆扎,在绳结处回检木,上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防泄密。

关于古汉语的语法呢。其实,先秦人的脑洞也是很大的。韩非曾经在自己书上写过一个八卦故事,说:在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要写信给燕国的相国。信是在晚上写的,当时照明的火炬不够亮,写信的人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点。一边说一边错误地在信上写了举烛两字。举烛和这封信的本意根本没关系。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十分高兴,但是他看不明白举烛到底是啥意思。于是,燕相就自己脑补地说:举烛就是崇尚明察,崇尚明察的意思,就是任用德才兼备的贤人。燕国的宰相向燕王陈述了举烛的意思,燕王十分的高兴,以此来治理国家。从此,词典里又多了一个叫郢书燕说的词。

总得来说,周游列国的诸子们不需要学很多方言,只要学好雅言就成了,文字也是学好一种也就成了。穿越到先秦的您也不用担心自己是个学渣了。有先秦的语言环境,您一定可以学好上古汉语的。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柳馥,摘自《战争事典》。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lbqyjs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