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图将沙漠变成森林,巴西雨林砍伐增加67%,罕见的高温是报应?

抒情君 7

文|整点科普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球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地球却因为人类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而千疮百孔。

其中,大量破坏植被、砍伐森林对地球造成的伤害是最为明显的,相继引发了土地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环境恶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等等现象,而这些后果也将由人类自行承担。

如今,环境恶化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绿化问题也成为了国际性问题。中国在保护环境这方面一直积极响应号召,在绿化方面不遗余力。

从数据来看,从1990年开始,全球的绿化面积大约增加了5%,其中1/4是来自中国的植树造林和耕地,1/20来自印度的耕种,其它分散在全球各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占有世界最大雨林的巴西却是负贡献。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近年来的罕见高温与此有关?

中国努力搞绿化,巴西为什么却在疯狂砍树?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不断加快,对环境的破坏也逐渐加剧,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对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我国对待自然一直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更是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由于历史、地理、气候、环境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稀少,人均森林面积远远不及世界的四分之一,在森林蓄积量上更少。

因此,我国也面临着水土流失、干旱灾害、温室效应等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这些自然灾害又反过来影响、制约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所以,国家对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加大了力度,采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等方式,逐渐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的环境问题,也为世界绿化做出巨大贡献。

众所周知,巴西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为全球提供大量的氧气,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的生态系统,也是亿万生灵的住所。

但是,有数据统计,巴西目前砍伐森林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雨林砍伐量增加了67%,大量树木被砍伐,亚马逊雨林面积也随之逐年减少,环境不断被破坏。

为什么巴西要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呢?

巴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牺牲自然资源来换取发展国家经济的行为是常有发生的,虽然有非常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但是单单依靠树材的收益是不乐观的。

一些资本家唯利是图,认为放牧种植所得到的利润比森林要更为可观,于是便通过大面积砍伐森林的方式来拓展耕地、扩展牧场、种植农作物;与此同时,资本家毁林开垦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反对,反而还予以支持,大力扶持种植业的发展。

资本家的逐利行为以及政府的纵容,使巴西的热带雨林被砍伐猛增到了67%。地球之肺被燃烧至此,不少人都说,近年全球罕见的高温是对人们破坏雨林、破坏森林的报应,甚至也有人认为全球暴热的根源就是因为巴西的雨林被大面积烧毁。

这样的结论和猜测是否成立,短时间还无法下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假如巴西仍拼命砍树,当雨林消失的时候,地球也许就会变成一个大火球了。

植被对环境有哪些改善作用?

净化空气

随着全球工业的迅猛发展,有害气体的排放不断增加,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威胁。

这时候,植被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多数植物具有吸收净化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功能,通过吸收转换,把这些有毒气体稀释或者是转换成氧气,减少有毒气体对人类的威胁。

如果植被大面积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硫便会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酸雨严重损害人类、建筑、作物,也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释放氧气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般来说,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大约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730千克的氧气,转化比很高。

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条件之一。

减少水土流失

植被的根茎叶对水土都有阻拦功能,具有防风固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调节全球气候

在夏季,植被能够吸收和散射、反射掉大部分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气温。在冬季,森林能够减缓风速,减缓冷空气的影响,保持地面的温度。

除尘去污

工业发展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空气,影响人类健康。树木能够分泌出大量的粘性油脂,有效阻拦和吸附这些有害物质,起到过滤作用。

全球森林资源不断减少,植被对地球的降温作用也在逐渐变弱,这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变高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发展中国家,有了前车之鉴,更加明白自然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一直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环境列入发展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加大力度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等,这些绿化措施不仅改善了自然环境,也取得显著的经济利益。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命运息息相关,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