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客户交流的时候,有位客户跟小广大吐苦水,表示今年买的几只基金,产品本身是正收益,但他的账户却还是亏了。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魔咒似乎又一次得到了印证。事实上,这个问题在业内已经是个经典的老大难问题了,之前也有不少客户来问过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应该如何解决。今天,小广就再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吧。
导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原因
在分析问题之前,咱们先来看一个基民投资收益的组成公式。基民投资的收益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基金本身的盈亏,一个是基民投资行为导致的损益。
持有人收益=基金盈亏+投资行为损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基金收益和持有人的收益其实不一定是对等的,中间还会有基民行为带来的损益,如果这部分贡献的是负收益,那么就很可能出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
那么,基民的哪些行为会导致投资收益受损呢?简单来说,可以大致上归结为以下三种:
1. 偏好追涨杀跌,极易造成负贡献
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基民在申购和赎回基金的时机选择上有较为明显的追涨杀跌现象。举个案列,在2019到2021这三年间,基民的大量申购都发生在上涨区间后半段的相对高位。
数据来源:中泰资管、wind,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
在市场阶段性的高点申购,又在阶段低点赎回——这种高买低卖的模式,对基民的持基收益明显是不利的。
2. 过于频繁交易,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收益
对于基金投资而言,我们一直不太倡导大家过于频繁地交易,尤其对于纯新手或者经验较浅的朋友来说更是如此。
一方面,频繁交易所产生的手续费用会提升交易成本。假设申购费为1.5%,赎回费为0.5%,资产净额100元不变,当申赎50次时,净资产将从100元下降至36.56元,申赎100次时更下降至13.36元。
另一方面,市场难以预测,频繁择时带来的收益并不如咱们想象中的理想。上交所的数据曾显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单个账户的年化收益在择时中的获利均为负数。
3. 简单基于业绩选择基金,有可能买在阶段高点
除了追涨杀跌、频繁交易造成的明显损失,基民在基金选择上也可能获得的是负贡献。
据小广的了解,其实有不少客户选择基金的方法很是简单粗暴:哪只最近涨得好,就买哪只。但盲目基于短期业绩来挑选基金是比较片面的做法,有可能会出现买在阶段高点的情况。
事实上,除了短期的表现,基金中长期业绩、基金主投的方向、行业未来的潜力与景气度等等,都应该被纳入考察的范畴。
有什么解决方案?
基民申赎时机上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在基金选择上追逐短期业绩,这些基本都可以概括为缺乏资产配置理念和能力的外在表现,也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怎么解决呢?
我们不可能强求每个人都去研究市场、研究各种复杂的投资理论,所以小广在这里总结了针对不同人群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1. 有较多自由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这部分投资者,可以多花时间学习投资知识,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俗话有说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通过对产品知识、投资理论、投资技巧的学习,可以扭转过去对投资的认知误区,提升对于账户资产的配置能力,也可以更好地坚守投资纪律。
2. 时间精力较为有限的投资者
可能大部分的人都还是属于这一类。对于这部分人群,小广的建议是,术业有专攻,自己解决不了的,就让专业的人来解决。
其实对于大众选基难择时难的痛点,业内现在已经有了不少的解决方案来应对,例如公募FOF、基金投顾服务等,这都能较好地帮我们解决资产配置的问题。
FOF本质上是一个一篮子基金组合的基金产品,它解决了挑选什么基金什么时候买基金和如何调整资产组合等难题。基金投顾则可以理解为FOF的升级版,是一种投资+顾问相结合的业务模式。
选择FOF基金或是投顾业务,就等同于交由专业的团队来为我们选基、配置和调整,这样我们面对基金投资也就能更加从容了。
风险提示:《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