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位于黄河岸边、梁山脚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神奇的故事。
枯水期的黄河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黄河边的人,自然也就靠着黄河过营生,不过黄河自古难驯,黄河边的人日子过得也就苦,特别是黄河汛期的时候,需特别注意不要决了口,不然黄河就会凭着居高临下的天然优势,一泻千里。但有忧亦有喜,每逢黄河汛期,也是沿河百姓的发财季,黄河会从上游带来各种物品,小到锅碗瓢盆,大到牛羊牲畜。甚至有一年从上游冲下来一个老太太,坐在一个茅草屋顶上,原来是老人为了避水,爬到了房顶上,没想到河水冲垮了房子,幸亏屋顶结实,没有散开,不然老太太就要葬身鱼腹了。
黄河边的人,游泳自然都是好手,这个时候便该大显身手了,每当看到有飘过来的物件,便争先恐后地跳进河里,奋力划过去,谁先摸到自然东西便归谁了。靠近岸边的东西一般都是小件,抢的人又多,每个人分下来收获便少了,而那些身手极好的,敢向远离岸边深水里去,往往能截得到好东西,发一波切切实实的河难财,但深水里危险也大。
据说有一年秋汛,大家伙都聚在黄河的一个转湾处,像往常一样等着打捞物品。等了一整天,眼看着天色将晚,正当大伙儿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看到远处飘过来一个大梁,只露着乌黑的一段木头,在水浪里浮浮沉沉,一看就是好木头。大家的兴头立马都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但看着木头并没有向岸边漂近的意思,倒像是越来越远了,又不敢冒险去捞。
在黄河里游泳很危险
这时候一个小伙子说:我去!你们帮我看着点水。
大家都知道他的水性好,也便不说什么。眼看着他快速地朝那块大木头游过去,马上就靠近的时候,小伙子突然啊地一声大叫,然后如同疯了一般飞速地往回游了起来。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跳下去几个人把他接了上来,等到小伙惊魂稍定,便问他遇到了什么?小伙子说那不是一个大梁,是一条大鱼,露着的也不是木头,而是鱼头。就在他游到近处刚要搭手上去的时候,那条鱼竟翻了一下如同茶杯大小眼睛……
听完,大家都望向那个大梁,看着它仍然慢慢地漂浮在水面上,一动也不动,然后不约而同地吸了一口凉气,慌忙收拾衣服回家了,那一年,他们再也没有人敢下水捞东西。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到正题,我真要说的这个故事,也与在黄河里捞鱼有关。
水电站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距今不远,就在上个世纪60年代,黄河上游开始兴建大型水电站,于是水流被截断,水族不能像以前那般自由通行。黄河里的一条蛟便想趁着大坝未建成之际,离河入海。所谓蛟,大家都知道,是鱼、蛇等进化成龙之前的一个状态。由于当时是枯水期,黄河的水非常浅(这里跟大家说一下,黄河的枯水期和汛期的水位是相差非常大的,在我们家乡,枯水期的黄河就如同一条小水沟,水面不过数米,连一条船也不能通行;汛水期的时候,则水面距离黄河堤的顶面不过数十公分,两堤岸之间,不辨牛马),蛟若想从黄河回到大海,需要一定的水深,于是蛟龙兴起水浪,带着大量的河水一路东下。如此异常的情景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最开始是上游的人发现了蛟龙的身影,便开始一路追踪,但蛟的速度太快,眼看着追不上了,便打电话,让下游的人安排提前堵截。
蛟是未成形的龙
黄河下游的人接到电话,立即组织人力在黄河两岸分层架起十几张大网,等了几天几夜,终于看到从上游快速地涌过来一波激浪,浪头里还隐约有一条似鱼似蛇的活物。大家赶忙行动起来,准备堵截,眼看着浪花将要碰到首道渔网的时候,那水里的活物突然一个转身,回头疾驰而去。而打电话再往上游联系,却也没有人再见到蛟龙的踪影了……
大家失望而回,谈论几天也没有头绪,也就渐渐不再说起这事了。又过了十几天,人们正在黄河边干活,突然看到黄河凭空水起来半米高的浪花,从下游逆水向上反流,浪头后面并排两个巨型大龟,每一个龟背都有方圆两米大小。原来是两个巨龟逆水而上,带动整个黄河的水往上游流去了。所有人都没有见过这等阵势,一时间吓得呆住了,都怔怔地站在河边看,也没有人再敢有其他非分的念头了。
巨龟
大家都说:前些天那个蛟龙被人堵了回去,入海未成,这两个巨龟是龙王派来接那条蛟龙的。
这个故事是我在姑姑家听来的,她们村就在黄河堤边,因为发生的时间并不久远,当时亲眼见过大有人在,谈起来都言之凿凿,不由得人不相信它的真实性。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