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保是什么意思(15天价保是什么意思?)

抒情君 35

图源:东方IC

双十一即将来临,很多商家推出保价承诺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江苏省消保委表示,结合往年经验,商品有保价承诺也不保险。有消费者向商家寻求补偿时被拒,客服的理由通常是店铺和平台优惠券、限时活动以及赠品等均不在保价范围内。也有商家为了规避保价规则,下架原商品,重新上新的购买链接或只是更改商品名称。

所谓保价或价保,是指消费者购买产品后,若商品售价在经营者承诺的保价期间下降,由商家赔付差价。消费者冲着促销优惠下单,刚买完不久商品又进一步降价了,如果不存在虚假宣传,难说商家有什么错,但消费者心里总归别扭,对以后的促销活动可能更倾向于持观望态度。商家推出保价承诺,就是向消费者保证,这个价格是一定期限内的最低价,让消费者放心下单。其实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保价承诺不保险,意味着这个承诺可能有水分需要挤干。就像江苏消保委所提醒的,商家标注的价格往往不会有太大波动,优惠更多是通过优惠券、限时活动等实现,把这些活动排除在外,保价就没有多大意义。而且,这一排除规则很多时候并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涉嫌侵犯知情权。

针对今年的双十一,有的电商平台升级保价服务,延长最长保价时间。对于平台来说,如果保价规则上有模糊地带,就要明确规则,压缩商家不诚信操作的空间,并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对于商家来说,至少要做到明示规则,而不是事后行使解释权,或是使出更改商品名称等旁门左道,逃避保价责任。商家偏离诚信经营之道,就算得到了一时的利益,长远来说却是自砸招牌。

面对眼花缭乱的促销招式,如今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理性,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想确保物有所值,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比如对于双十一的造势营销,不少网友表示不看广告看疗效,就显示出这份理智大于冲动的态度。这也说明,只有那些实实在在给予实惠、而不是开出一堆空头支票的商家,才会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好评,获得更多回头客。

纪玉/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