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起源和习俗

抒情君 2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又叫春龙节、农事节,是中国民间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吃龙须面、剃龙头……一系列习俗令这个身处春天的节日暖意融融。

二月二,龙抬头

民俗专家表示,所谓龙抬头 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二习俗

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流行于我国多数地区。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民间还会祭祀龙神,举行舞龙、戴龙尾等多种活动纳吉。期望新的一年,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由于龙的吉祥寓意,二月二的不少饮食被加上了龙的头衔:饺子叫龙耳,面条叫龙须,馄饨叫龙眼……一日三餐这样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也变得有趣了。

龙抬头日

人们许下美好的祈愿

希望每个人都能精气神十足

让好运从这头直到那头

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了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来源: 济南经济广播fm90.9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