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卓雍措是一座位于西藏拉萨西南面约70公里处,高海拔淡水湖,这里湖光山色、风景优美,冠绝整个藏南地区,它和纳木错、玛旁雍错被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措里面有数量庞大的鱼,但是种类并不多,只有高原裸鲤、细鳞条鳅、拉萨条鳅等寥寥数类。据当地统计,生活在这里的鱼多达8亿多公斤,因此羊卓雍措也有西藏鱼库的美誉。按理说,当地人绝对可以靠湖吃湖,但是他们却并不捕捞羊卓雍措里的鱼,这是为什么呢?请长按点赞,我们接着往下看。
羊卓雍措是淡水湖,也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面海拔4441米,面积为638平方公里,这相当于杭州西湖的70倍,最深的地方达60米,整个湖的容积约146亿立方米,当地人之所以不捕捞羊卓雍措里面的鱼,原因有三:其一,就是文化因素。羊卓雍措在当地一直被当做是圣湖,而且当地人还有水葬的传统,他们会将逝去的亲人在羊卓雍措里安息,水中的鱼儿带走亲人的血肉,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其二,就是宗教因素。藏传佛教将羊卓雍措奉为大湖主多杰盖吉佐,是藏区的女护法神,因此藏族人认为羊卓雍措是龙女的化身,心里充满了敬畏,非常神圣,所以不会轻易打扰羊卓雍措的安宁。其三,就是生活习惯。因为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当地人都不提倡杀生,就算真要杀生,也会去选择体型较大的牛和羊等动物,这样杀一只,就可以食用很长时间。而比起牛羊,鱼的体型要小得多,可能一家人吃一顿饭,就要杀好几条鱼,所以当地人一般都不会去吃鱼。
虽然当地人很少吃羊卓雍措里的鱼,但并不代表这些鱼不能打捞。其实当地每年都会捕捞一些鱼,进行食用或者贩卖,以提高生活水平。如今这里还实现了人工培育鱼苗,人工投放。事实上,羊卓雍措里面的鱼并不适合用来吃,因为这里的湖水比较特殊,整座羊卓雍措都是属于碱性营养湖泊,也就是说湖水矿物度大于3000mg/L,或者PH值已经超过了9.5。羊卓雍措里面鱼的种类单一,就是碱性湖泊中的水生生物最明显的特征。在高原裸鲤、细鳞条鳅、拉萨条鳅等这几类鱼里面,其实具有食用价值的只有高原裸鲤,还好这种鱼的数量非常多。
只是由于高海拔,羊卓雍措的湖水温度常年偏低,鱼的新陈代谢速度相对缓慢,生长速度也慢,生长周期非常的长。此外,低温也使湖水中的植被很难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湖水含氧量较低,营养物质匮乏。但是高原裸鲤却十分适应这种营养贫瘠的碱水湖,它们的摄食能力非常强,无论是水藻等植物,还是水生昆虫,亦或是小型的鱼类,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只是这种强大的摄食能力也导致高原裸鲤体内慢慢沉淀了许多有害物质。就比如DDT,又称为滴滴涕,是一种有机氯类杀虫剂。
这种杀虫剂在上个世界被广泛使用,后来人们发现DDT虽然可以除虫,但也能造成生态失衡,最著名的案列就是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它们就是因为摄入了大量DT,导致蛋壳变薄变脆,无法顺利孵化幼鸟,所以数量急剧下降。后来在上世纪70年代,为了保护生态平衡,DDT在全球范围被禁用,只是一些比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仍在使用,因为DDT不仅杀虫效果显著,而且非常的廉价,甚至可以控制疟疾传播。此外,一些细微的污染物质可以借助风力传播,当遇到较冷地区就会自然沉降,于是很多污染物质就落到了水里,被水生生物富集在体内。湖里的生物就会通过食物链富集的方式,将污染物富集在体内。
中科院青藏研究所研究院王小萍表示,青藏高原的鱼类对DDT的富集系数和北极熊相当,然而要知道的是北极熊体型较大,而青藏高原的鱼类体型较小。总的来说,人们不吃羊卓雍措的鱼,从习俗方面来讲,是因为羊卓雍措被当地人奉为圣湖,而且还有水葬的习俗,尽量避免杀生的信仰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从科学角度来讲,是因为羊卓雍措的鱼生长缓慢,容易富集大量的污染物,并不适合用来食用。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