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遗产介绍(南京文化遗产有哪些)

抒情君 12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00:00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古老的河道湖泊、沧桑的桥闸设施,一道道翻水线、一块块水网圩区……这些散落的水文化遗产见证着一座城市与水有关的往事。

在南京,近2000项的水文化遗产,挡住时间的磨损、扛下风雨的侵蚀,无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历史,在它们的身上刻下许多南京独有的印记。

我们从很早就开始着手做南京水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的项目了。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干有成说道,我们跑遍了南京的每个乡野村落,收集查阅了各方资料。

日前,《南京市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项目》通过验收,南京的各类水文化遗产共调查到1936项,占江苏水文化遗产总数(8322项)的23.2%。这一占比,应该说还是挺高的。这也是因为南京这座城市有一定的特殊性。干有成说。

第一个特点,在于南京的流域跨度广。南京跨越了3个流域。北边的六合,有一部分属于淮河流域;中部属于长江流域;南边的高淳,又有一部分属于太湖流域。干有成介绍道,南京相当于跨越了3个流域6个水系,因此历朝历代的南京人,都会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进行水系之间的勾连。这就意味着南京的水文化遗产数量多、种类也多。

南京是一个地貌特征非常多的地区,这决定了它的水利工程的类型是非常丰富的。从地貌上看,南京既有山地丘陵,也有沿江平原,还有河谷腹地,因此带来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南京的水文化遗产的类型很是丰富。此外,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都城水利也留下了许多遗存。干有成表示,这也带来另一个特点——等级高。

从春秋到六朝,从南唐到明代……在拥有2500年建城史的南京,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生存、生活,留下了不同时期的水利遗产,使得南京的水文化遗产时间跨度大,这也是很多城市比不了的特点之一。

水是南京凸显的文化符号。

秦淮的婉约秀美、长江的万丈豪情,它们在南京交织,流进城市古今发展的脉络。

万里长江奔流至苏皖交界一带时,受江南山势阻遏由西南折向东北,至南京城北下关附近时又突然转折东流,从而形成一个厂字形的大曲折。这一地形地势,使得南京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接近淮河、也最接近中原地区的城市。干有成表示,也因为这突然北上的江段,南京亦被称为江东。

南京是江苏省内唯一跨江发展的城市,长江对南京城市文明的起源、变迁和未来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干有成看来,长江孕育了南京生生不息的地域文明,深刻影响了其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格局,为当前和未来城市生态文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空间廊道和创新载体。长江养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明,我们要保护好长江、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古今交融,展现别样的长江之美。古韵新声话长江栏目是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每周推出一期。

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共同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于2019年6月5日正式启动。该主题活动是以孩子成长为视角,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将持续12年不间断地进行纪实性记录,进而反映出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

策划 潘青松 田梅

统筹 王高峰

文字 丁叮

视频 张琦

制图 朱丹清 陶蓉

后浪工作室出品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