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蚂蚁金服事件始末(蚂蚁金服事件来龙去脉)

抒情君 1,188

如果说马云最近有什么烦恼的话,那肯定和蚂蚁金服有关!

先是,余额宝计提的风险准备金不满足新规,

紧接着,借呗、花呗因杠杠问题,不但被央行约谈,还使得部分用户的相关功能被停止,

而刚刚,蚂蚁基金也闯祸了。

3月20日,浙江证监局发布公告称,蚂蚁基金财富号红包活动存在以送现金红包方式进行销售基金的行为,故决定对蚂蚁基金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

问题简直一个接着一个出,

对于马云来说,眼下最棘手的问题,

或许并不是如何打到对手,而是如何不让自己犯错!

(一)

成立于2014年10月的蚂蚁金服,

这些年,以支付宝为原点,不断的开疆拓土。

而随着余额宝、芝麻信用、花呗、借呗、蚂蚁财富这样的明星产品的陆续问世,

蚂蚁金服也迅速成长为了拥有诸多牌照的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

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20家,其中蚂蚁金服估值超4000亿元,名列第一!

风光的背后,隐忧却在积聚,

随着2017年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蚂蚁金服的各种金融合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2017年10月1日,《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正式施行。

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条新增内容是:不符合货币基金流动性新规货币基金规模/风险准备金 < 200倍的,将被收取双倍或更高的风险准备金。

余额宝恰巧撞在了枪口上!

按照基金法规相关规定,此前,基金风险准备金按照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每月计提一次,余额达到上季度末管理基金资产净值的1%时不再提取。

此前,余额宝计提的风险准备金,远远不能满足新规,

正是在这种压力下,马云不得不走上了余额宝去规模化的路,

通过两次下调,投资门槛已从100万调减至了10万,

不仅如此,今年2月1日起,余额宝还开启了抢购模式,每日上午9点开始申购,申完为止!

除了余额宝,借呗、花呗的日子也不好过。

借呗和花呗公司的注册地址都在重庆,原先注册资本共为38亿元,

按照重庆的相关法规,其放贷数量最多只能放大2.3倍,

但相关数据显示,蚂蚁金服实际总计放贷近3000亿元,杠杆高得离谱,

于是,就出了蚂蚁金服被央行约谈的事情!

紧急之下,2017年12月18日,蚂蚁金服宣布对两家公司增资82亿元,将注册资本提升至120亿元。

120亿元,虽然是以前注册资本的四倍,但却仍然不足以解决高杠杆的问题,

很明显,为了安心的做借呗、花呗,蚂蚁金服不得不继续寻找其他的出路!

(二)

基于余额宝投资额度的大幅降低,马云将引流投资者的重任放在了蚂蚁基金上。

或许是为了快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蚂蚁基金便默许了平台上的财富号用发现金红包的方式搞促销。

这些红包其实是运营财富号的基金公司所发,

价值从1元到80.88元不等,但其被设定只能在购买旗下基金产品时才能使用。

然而,《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第八十二条第二项明确规定:

基金销售机构从事基金销售活动,不得采取抽奖、回扣或者送实物、保险、基金份额等方式销售基金。

作为专业的基金销售平台,蚂蚁基金不可能不知道此项规定,

再者,这么多基金公司竟一同想到发起砸钱的活动,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蚂蚁基金的主意。

错了就是错了,

如今被浙江证监局逮个正着,落下个责令改正的处罚结果也是自然!

(三)

在一次公众对话中,马云曾谈到阿里巴巴当初推出支付宝背后的故事,

马云说,那个时候不太敢推出,你如果没有执照做金融的话,那个时候是要坐牢的。

那么阿里为啥还非去冒这个风险呢?

马云给出的解释是:如果没有支付宝,电商很难把规模做大!

对电子商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最开始(创业的)三年,阿里巴巴只不过是信息交换的在线市场,看看你有什么我有什么,双方谈了很久但却迟迟不能交易,因为无法支付。

时光飞逝,如今的支付宝早已今非昔比,更是促成了蚂蚁金服集团的快速崛起,

尽管如此,马云的压力却从未减少,

这不,成长的烦恼没了,控风险的压力却紧跟着上来了,

看来,监管密集的金融业真心不好混啊,即使是财大气粗的马云也要如履薄冰!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