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作为身体正常排热的一种方式,出汗常常被认为是人体排毒的一种方式,并且几乎只认为是一种正常的排毒的生理现象?但是,真的如此吗?常见的出汗类型有哪些?出汗过多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哪些情况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正常的出汗类型与出汗过多的危害
①运动后出汗
人体在进行相关的运动、体力消耗时,血液循环会加速,身体为了保持平衡,会在消耗能量之时,向外排出很多热量与汗液,这种情况也就是正常的排毒之一。比如,每每跑完800米的你,是不是除了脸红、心跳加速、喘不过气之外,也会大汗淋漓?
②周围环境过高引发的出汗
这也是人体的正常出汗方式,比如炎热的夏天,就只是站(坐)在一个地方,都能不自觉地汗滴往下掉,此刻恨不得有台移动空调在身边。
③精神过度紧张刺激的出汗
这里,不知道有没有人感同身受呢?在人极度紧张的时候,每个人的表现会略有不同,有的人是突然想上厕所;有的人是突然想哭、颤抖的;有的人脑门直冒汗;还有的人甚至会出现昏厥的现象。这个情况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当人过度紧张时,我们的大脑会将这种神经信号传递给我们的汗腺,同时此时肾上腺也可能会受到刺激,进而汗腺分泌的活动开始加快,便出现了大汗淋漓、脑门直冒汗的情况。有没有感觉就短短几十秒的现象,背后的原理还有点复杂?
④味觉刺激的出汗
这个也比较常见,设想一下:此刻你正和三五好友在海底捞吃火锅,因为汤底的过于鲜美或过于辣,外加整个火锅店热气腾腾氛围的烘托刺激,你很快产生生理性的出汗、甚至有揩鼻涕的冲动,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味觉刺激型出汗。
那么如果是这种正常情况的出汗现象,都是无须过于担心的,唯一可能需要注意的就是,人体在排出大量的热量和汗液之后,身体表层的温度会很快冷却下来,所以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否则很容易感冒发烧。但是,如果是那种运动后的大量出汗后,身体很有可能会出现缺水、脱水的现象,因此需要及时地补充水分。可以说正常情况引发的过量出汗后,脱水、无力甚至晕厥就是比较不好的症状了。
什么样的异常出汗要引起特别注意?
既然有出汗的存在,那么肯定也是会有异常出汗现象的存在的,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其实是身体在进行疾病的预警,需要我们小心对待、及时寻求专业诊断治疗了。
干坐不动的各种出汗
在周围环境温度正常、人体未经历剧烈运动且未受异常的精神刺激的情况下,身体间歇持续性的头部(手心或脚心)冒汗加多、浑身无力、状态不佳、甚至腹胀疼痛和大便不畅,都是由于脾胃平衡被打破(燥热或虚寒)以及体内湿气过重导致,需要进行专业的医药调理与食补计划来改善和缓解相关症状。
腋下出汗突然变多,但无味
正常腋下也是人们比较日常的出汗部位之一,上面汗腺较多。如果还是无特别情况下的腋下出汗增多,但是味道很淡,这种可能就是人体近期压力过大导致,需要适当地进行压力释放和情绪排解了。当然,如果是汗味较重,比较建议去医院看看,是不是感染了腋臭。
心绞痛伴随着出汗现象
人的正常出汗,是不应该出现生理性疼痛的,但是当人体出现心绞痛或剧烈疼痛伴随出汗的现象时,很有可能是心血管严重缺血、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的预警,不要犹豫,立马就医诊治!
出汗后的正确应对
如果是临时出汗增多,就是在进行周围环境的预估和评判后,确定自己是否为异常出汗,如若异常,抓紧就医。如果是正常人出汗,那么这样应对,可能更健康哦:
避免直接去温度较低的环境
人体刚刚大量出汗,虽然此时我们感觉很热、很不舒服,但是也不能立马去温差较大的空调房。以免,带来对身体皮肤的刺激(鸡皮)、造成汗腺或毛孔堵塞问题,并且诱发感冒发烧。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将身体表面的汗液擦掉,然后稍微缓了一会后,再进入空调房,且空调房的温度不能太低。
出汗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洗澡
身体出汗过多,为了避免毛孔堵塞的可能,的确需要抓紧时间洗澡、冲走汗液。但是只并不代表需要立马去洗澡,应当让身体休息了之后,再去洗澡,以免发生身体无力后的晕厥。
出汗后需及时补水,但是温水更佳
炎热的夏天、刚刚出汗后,如果可以喝冰镇矿泉水或者冰镇可乐,进行解渴,短期确实非常舒爽,但是诱发全身的毛孔堵塞、刺激肠胃的现象,肠胃本身不好的人更要注意。因此,应当用常温水或者温开水。
人们常在纠结出汗多还是出汗少好,在小编看来,只要是控制在正常范围的、身体没有其它异常的,出汗的多与少因人而异,无需为此而战战兢兢。另外,如果很怀疑自己的出汗情况可能在于身体的异常,建议直接先就医为妙。还是那句话,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为什么你很容易出汗,这其实是身体暗示出问题了 人民网 2019.02.13
【2】出汗就是在排 毒吗,如果你是第2种情况,说明你的身体湿气过重了人民网 2019.08.15
【3】身体异常出汗大意不得 这几种情况或是疾病征兆 北青网 2021.06.28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