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花冠、穿皇冠、穿玄宫服、祛邪是中国的生肖(“戴花冠、穿皇冠、穿玄宫服、祛邪”是哪个中国生肖的隐喻?)

抒情君 7

画家卢延光简介:1948年生于广州,广东开平人。现为广州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州市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的专家津贴。广东画院特聘画家。1992~2000年,任广州美术馆馆长。2000~2001年,任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曾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获中南五省书籍装帧插图奖、全国少儿读物冰心图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香港图书印制奖、亚太地区图书银奖。经过10年精心创作的《一百帝王图》、《一百仕女图》、《一百神仙图》、《一百僧佛图》、《一百儒士图》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后,引起注目,先后又有台湾、香港及新加坡又分别出版了中文版及英文版。

卢延光是广东画家,广州这个南国迷人的城市。熏陶了他对线描艺术火一般的热情。他的绘画,既继承我国绘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世界艺术流派的精华。加上自己的发展和创新,使他在绘画的道路上独辟蹊径,自成一格,在绘画艺术风格上一技独秀,与众不同。

品赏卢延光的画,既有诗一样浪漫,又象梦一般神奇,更象酒一样令人迷醉,他的传神之笔、充满艺术感染力,使人由衷的赞叹:美哉!广东神手卢延光。

《一百神仙图》,那宏大而又精致、雄奇而又细腻、庄重而又抒情的画面,充满诗情画意,显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NO.51

温元帅

温元帅是汉族民间信仰的地方神,东岳十太保中的第一太保,影响最大,也最忙。他还兼任道教护法将神,为著名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之一,他又是真武大帝属下三十六天将之一。一身数职,非常的累,影响也最大。温琼的庙宇,有的叫做广灵庙,有的叫做温将军庙,大多分布在江浙一带,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温琼的诞辰日,四方信徒纷纷前来祝驾,抬着他的神像在街上游行,镇邪祛恶,免除灾祸,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NO.52

泰山娘娘

泰山娘娘,尊称为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

NO.53

崔府君

崔府君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神仙之一。在中国各地建有崔府君庙。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唐乐平(今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人。其父崔让,乐善好施,年近五十,膝下无子,遂与其妻同往北岳祠祷祝求子。

NO.54

巨灵神

巨灵神是一名神将,属于前排肉盾。防御较高,并且具有全屏的控制技能。天兵天将征讨造反的孙猴子时,做为先锋大将,可见其武艺与法力不同一般,力大无穷,可举动高山,劈开大山,撼天震地。

NO.55

龙王

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属于四灵之一。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民间各地的一种习俗。《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NO.56

河伯

河伯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也作"冰夷"。在《抱朴子·释鬼篇》里说他过河时淹死了,就被天帝任命为河伯管理河川。据《九歌·河伯》描写,河伯是位风流潇洒的花花公子:"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红。"

NO.57

涛神

迎涛神是中国民间信仰风俗,流行于浙江杭州地区。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故有迎涛神的风俗。中国民间传说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NO.58

妈祖

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这一信仰的主体据说是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考察妈祖的生平得知,这一信仰来自民间传说。首先是传说,然后是传说的历史化和神化,最后形成普遍的妈祖信仰。

NO.59

清水祖师

清水祖师圣号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宋泉州永春县小姑乡人。简称清水祖师,此外尚有麻章上人、黑面祖师、清水真人、蓬莱祖师、昭应祖师、祖师公、佛祖公诸称。清水祖师俗姓陈讳荣祖法名普足。据史志记载,清水祖师成佛后,神通广大,有求必应,行仁赐福,兴神助战,功勋卓著。自宋至清,获多次敕封祭典。

NO.60

祠山张大帝

江南一带信奉的道教神仙,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举行宗教活动。祠山大帝为苏浙皖交界一带(主要为浙江湖州、安徽郎溪、广德、江苏溧阳、高淳)信奉的道教神仙。

NO.61

庄武帝蒋子文

孙吴初年,有人看见蒋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马,手执白羽扇,侍从左 右跟随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样,于是吴大帝孙权为蒋子文立庙堂,封为蒋侯,并将钟山(即紫金山)改名蒋山。六朝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到蒋王庙祭祀求福。蒋王庙也因此成为重要的祭祀礼拜"蒋王"的中心,白马村、蒋王庙遗迹留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NO.62

长春真人邱处机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丘处机被描述为一位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以及抗金护民的民族英雄人物,这也使他更为大众所知。

​NO.63

庐山匡阜先生

匡阜先生姓匡。名續。字君平。南楚人。或曰夏禹之裔。生而神靈。幼時便有物外志。

NO.64

安期生

安期生,亦称安期、安其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阜乡人。师从河上公,黄老道家哲学传人,方仙道的创始人。道教视安期生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故上清派特盛称其事。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驾鹤仙游,或在玄洲三玄宫,被奉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列在第三左位,奉为"北极真人"。

NO.65

萨真人

萨真人,又称崇恩真君。相传为宋代著名道士,姓萨名守坚号全阳子。一说为蜀西河(今四川崇宁县西)人;一说南华(南华山今广东曲江县南,南华县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人。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自称汾阳萨客。

NO.66

何蓑衣

南宋道士。一作莎衣道人,名不详,号通神先生。

NO.67

感生大帝

中国上古已经有帝王感生的神话,例如,殷人的始祖契是其母简狄吞吃了神鸟的卵而生,周人的始祖后稷则是其母姜嫄踩了巨人的脚印而生。这种感生神话后来与五帝的观念结合起来,于是就有了感生帝的说法。根据五行家的说法,天有青、赤、黄、白、黑五帝,帝王的先祖或开国帝王就是其母与五帝之精相感而生,所感之帝就是感生帝。也就是说,帝王的先祖或开国帝王都有两位父亲,一位人间的父亲,一位天上的父亲,天上的父亲就是感生之帝。《春秋元命苞》称:"夏,白帝之子;殷,黑帝之子;周,苍帝(青帝)之子。

NO.68

徐福

徐福,嬴姓徐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郡人。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NO.69

费长房

费长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传说从壶公入山学仙,未成辞归。能医重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一日之间,人见其在千里之外者数处,因称其有缩地术。后因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NO.70

葛洪仙人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

NO.71

地行仙黄野人

葛洪在罗浮建庵除修道炼丹之外,还收了海安君、腾升、黄野人等一批徒弟。而在葛洪的诸多徒儿当中,广为人知就是地行仙黄野人。他是罗浮道教中在民间影响最大,最受民众信仰和喜爱的地行仙。他泥丸济世、刮木疗疮、锄恶惩奸、嬉戏人生的传奇故事,至今在民间仍广为流传。

NO.72

黄初平

18岁开始修道,得道后易名赤初平,号黄大仙,故号称赤松仙子。民间流传其法力高强,能够点石成金。传说因为炼丹得道、羽化登天,而且以药方度人成仙,得到人们的信仰和崇祀。

NO.73

神仙太守鲍靓

鲍靓,亦名静,晋代道教徒,字太玄,禀性清慧,学通经史,修身养性,学兼内外,明天文河图洛书。原籍东海人(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人)约生于公元260年。多次奉命争战,升官至黄门侍郎,南海郡太守,(当时广东广西两省分为三个郡:南海郡、苍梧郡、象郡)。带他的独生女潜光 (世称鲍姑)赴任。据《广州府志》等记载,广州的三元宫就是鲍靓任南海郡太守时创建,当时称越岗院,以后曾多次重修和改名,到明万历年间重修时才易名为三元宫。

NO.74

乘鱼仙人琴高

琴高是先秦时代中国传说中人物。能鼓琴,后于涿水乘鲤归仙。

NO.75

云先生陈抟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NO.76

黄石公老人

黄石公(约前292年-前195年),道家学者,秦汉时人,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

NO.77

轩辕集

轩辕集,会昌时人。武宗好神仙,集以山人进。宣宗即位,流岭南,居罗浮山。大中十一年复徵至长安,召问长生术。寻归罗浮。

NO.78

左慈道人

左慈(156?--289?),字元放,汉族,道号乌角先生,东汉末年著名方士,少居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明五经,兼通星纬,学道术,明六甲,传说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后汉书》说他少有神道。

NO.79

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又称三茅君。道教茅山派创教祖师。宣和 元年六月,诏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配享混元皇 帝。此外,对三茅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张道陵、陆修静、陶弘景、翊圣、真武、 关羽或赐"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

NO.80

紫清真人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NO.81

紫道真人张紫阳

道教记载的紫阳真人有二人,一为张伯端,一为周义山。张伯端(984—1082)是浙江省天台平桥镇东林上庞村上张人,是中国道教南宗始祖。年少聪明好学,对儒释道三教经书,以及刑法、书算、医卜、天文、地理,都有研究。张伯端从一个充军的罪犯到道教南宗祖师,一生充满传奇。

NO.82

显化真人张三丰

张三丰,名君宝(又名"全一"),字玄玄,道号昆阳,太极拳创始人 ,元末明初真人,武当山道人,武当派祖师,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成祖敕封"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封号"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NO.83

花神

十二花神是中国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们称之为花朝,因此中国民间便有一个花朝之庆。而随着季节时令的替换,百花也以各种不同的容颜缤纷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无数浪漫情趣。爱花惜花之人,自然也为百花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因此,在中国,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拥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在百花的传说中,以农历中的十二个月令的代表花,与司十二月令花神的传说最令人神往。花的美原是浑然天成,无可比较。

NO.84

北极驱邪院判官

唐代书魂颜真卿于安史之乱时同兄弟颜杲卿合兵二十万人,附近二十县郡推他为盟主,抵抗敌军。为了保卫大唐江山,全家牺牲了三十多口人,可谓满门忠烈。德宗时,李希烈叛乱,派四朝元老,德高望重颜鲁公前往劝谕。李希烈用宰相职位尉留颜鲁公,颜鲁公不被李希烈糖衣炮弹所动,忠贞一念山河统一,视死而归,最后被缢死于龙兴寺。颜鲁公德学俱高,后被世人奉为神,即北极北极驱邪院判官,专门负责驱除妖魔鬼怪的邪气。于是,其生平被染上神奇的色彩。

NO.85

梨园神

戏曲界所祀之神叫梨园神。以唐明皇为"老郎神"。因为唐玄宗排行最小,人称"三郎"俗称行老,所以戏曲界所祀神只以老郎神最为流行。这也反应梨园行在旧时代为了生存,不得不请出一位风流皇帝来装潢门面,抬高本行低贱的地位的情况,并作为本行保护神。

NO.86

巧圣先师鲁班

巧圣仙师就是鲁班,仙师姓公输,名般,也称公输子、公输盘,春秋时鲁国人,「般」与「班」同音,故称作『鲁班公』、『大师府』等,春秋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NO.87

厕神紫姑

紫姑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司厕之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世人谓其能先知,多迎祀于家,占卜诸事。每当上元节的时候,居家妇女便要迎厕神。说起来风俗很奇怪,节前的一天,邓粪箕一只,饰以钗环,簪以花朵,另用银钗一只插箕口,放在坑厕侧设供。同时,另设供案,点烛焚香,让小儿辈对它行礼。

NO.88

蛇王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一,在苏州古城东面的莫邪路旁的新湘苑内,就会搭出一座简易蛇王庙来,因为据说四月十二是蛇王阿爹的生日。与往年一样,近郊的许多阿婆大妈们,会纷纷来到新湘苑门口烧香跪拜,并举办打连厢、挑花篮等一些民俗活动。

NO.89

狐仙

狐妖 百兽之中,中国人对于狐似乎特别具有兴味,而 且也看得神秘一些,居然会说它百岁之后化为美女,千岁之后化为淫妇。又说它本是古代的淫妇,名叫阿 紫,后乃化而为狐。(均见明黄省曾《兽经》所引, 前说谓本之郭氏《玄中记》,郭氏相传即为郭璞。后 说本之《名山记》,作者不详。)因为有这样的说法,所以自来文士作笔记或小说 ,总是爱提到它,古的如《搜神记》、《广异记》等 等,近的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之类, 谈狐的故事,真是屡见不鲜。

NO.90

铁李拐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李凝阳,李洪水,李玄,是中国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传名为李凝阳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生卒年约公元前418-326年。巴国津琨人(现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李家坝),现今李家坝仍有药王观和拐李祠等遗迹,该遗迹坐落于九本秋柑橘果园内,大部分建筑毁于清代,现仍保留基石残垣,铁拐李晚年修道于石笋山,现今河蹁李家大院仍遗留李玄故居等遗迹,药湾大院曾是铁拐李炼丹济世的地方,现更名为(乐湾大院)虽为著名的道教八仙之首,但其见诸文献则相对较晚。

NO.91

钟离权

钟离权姓钟离,生卒年约(公元168.农历7月27日-256)东汉、魏晋时期人物,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权,字云房,一字寂道,号正阳子,又号和谷子,汉咸阳人。因为原型为东汉大将,故又被称做汉钟离。少工文学,尤喜草圣,身长八尺,官至大将军。后因兵败入终南山,遇东华帝君引至贵州赤水二郎坝修道于飞仙崖飞升。乃隐于晋州羊角山。道成,束双,衣槲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全真道尊他为"正阳祖师"。后列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为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铁拐李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兄简同日上天。度吕纯阳而去。元世祖尊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又尊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NO.92

张果老

张果老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八仙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神仙,在汉族民间有广泛影响,他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张果老(张果),本为邢州广宗的道人,他姓张名果,号通玄先生,其思想主要以《道德经》、《妙真经》、《黄庭经》、《参同契》为主,是唐朝有名的炼丹家,养生家,还是个哲学家。

NO.93

吕洞宾

吕洞宾,名岩("岩"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人)、东派(陆潜虚)、西派(李涵虚),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自谓源于吕祖。原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

NO.94

何仙姑

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时雨。因经常手持荷花,是故雅称:"何仙姑"。

NO.95

蓝采和

蓝采和,姓许名坚,字伯通,公元(647-741),是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在淮南道濠州钟离濠梁之上得道成仙,出生于塘河古镇石龙门,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当代华轩居士据《道论诠绎》记载,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著名仙苑石笋山列入八仙。

NO.96

韩湘子

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是八仙中风度翩翩的斯文公子,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韩湘子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侍郎韩愈的侄孙。韩湘子的宝物名为紫金萧,早期传说的宝物还有百花篮,吹箫会龙女、十二度文公、韩湘子讨封等传说流传广泛。华轩居士据《道论诠绎》记载,应铁拐李之邀于著名仙苑石笋山聚会列入八仙之列。

NO.97

曹国舅

曹国舅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出现最晚,在宋代就被内丹道收编为吕洞宾弟子,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却迟至元明时期才出现于有关记载之中。有关曹国舅的情况,叶慈氏、浦江清、赵景深、周晓薇、白化文、李鼎霞等人先后作了勾勒,班友书在考察黄梅戏《卖花记》的源流时,对曹国舅公案故事作了梳理,视角独到,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NO.98

刘海蟾

刘海蟾,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北五祖之一。汉族民间信奉的财神。名操字宗成,号海蟾子,又字昭远。五代燕山 (今北京西南宛平)人。在辽应举,中甲科进士,事五代燕主刘守光,官至丞相。平素好性命之学,崇尚黄老之道。元世祖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NO.99

白蛇仙

白娘子,本名为白素贞,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中变化成人形的千年白蛇。原是在四川峨眉山清风洞里一条修炼1800年的蛇精,为了报答许仙的救命之恩,幻化成美女,与他结婚生子。后被法海镇压在杭州的雷峰塔下。

​NO.100

鲍姑

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一。她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