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世纪起,车厘子就用浓郁深邃的口感征服了半个世界,从法国到英国,从欧洲到中东,寒冷的高加索地区都为它倾倒,就连穷奢极欲的路易十五都是它的裙下之臣,拿破仑甚至以自己的名字为其钟爱的品种命名。皮薄、味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之珍品的中国樱桃是古代宫廷指定的特级贡品。那么车厘子和樱桃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车厘子就是欧洲甜樱桃
樱桃分为欧洲甜樱桃、欧洲酸樱桃和中国樱桃这三个种。市场上常见的是中国樱桃和欧洲甜樱桃,后者占主要市场。
车厘子来源于欧洲甜樱桃cherries的音译。其实,车厘子就是欧洲甜樱桃的一个品种,紧实的果肉、充沛的水分,加上较大的个头,都能说明它们的身份。至于车厘子和樱桃的区别,两者是同类水果,同科同属不同种,即品种不同。
车厘子除了外表看起来诱人,果肉也很紧实,经得起长距离运输和保存。车厘子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石器时代的小亚细亚。它们分布于整个史前的欧洲大陆,并于1692年由早期的移民用船只从海上带到了美洲。现在的美国西北车厘子的生产始于1847年,主要品种有宾莹、霖宝和蕾妮,占美国西北车厘子生产的90%以上。
一整年都可以吃到樱桃。夏天可以吃到北半球的樱桃:美国加州樱桃、西北樱桃、加拿大樱桃等;冬天可以吃到南半球的樱桃:新西兰樱桃、澳大利亚樱桃、智利樱桃等。
车厘子还有一个兄弟——欧洲酸樱桃,口味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是却非常适合加工成樱桃果汁、酒、糖浆、罐头等产品。
古代中国本土是没有现在这种大樱桃的,300多年前才陆续从欧洲引进而来。目前,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南非、智利是最大的车厘子生产国。但是在我国也有地区种植车厘子,所以并不是所有车厘子都是进口的哦。
中国樱桃历史悠久
皮薄、味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之珍品的中国樱桃是中国传统的樱桃。中国樱桃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周代《礼记·月令》。从这些古书的记载来看,我国栽培樱桃的历史有三千多年。
樱桃在《礼记·月令》中的名字没有这么优雅,它们叫含桃(羞以含桃,先荐寝庙)。所谓含桃,也是因为个头小,鸟儿将果实含在嘴里,一吞而下。至于带桃字,则是因为这些果实就像缩小的桃子。至于樱桃这个名字,有人说是因为吃樱桃的都是鹦鸟,于是就有了樱桃之名。成熟的中国樱桃个头较小,颜色粉嫩,水分充足,所以古人也会用樱桃小嘴来形容女子嘴小。
古代的樱桃属于奢侈品,皇家天子在敬祭宗庙的时候把樱桃作为最高端的供品。到了唐朝,樱桃成为皇室御用。每年收获的首批樱桃,要先送到帝王宗庙,请皇帝们的祖宗尝过后,皇帝才会赏赐给大臣们,还会专门搭配金盘、玉盘,金箸银匙等,以彰显樱桃的珍稀和高贵。
虽然中国樱桃栽培历史悠久、栽种范围也很广泛,但始终都不是大宗水果,因为它们皮薄肉嫩,不仅不方便保存,还很难运输。
在北京和华北部分地区还分布着一种毛樱桃,果实有红色、黄色、白色,味道酸甜,多汁。北京西郊香山有一条樱桃沟,那里的樱桃树很多结的果就是毛樱桃。而毛樱桃与中国樱桃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樱桃的果柄很长,毛樱桃果柄很短。
樱桃里的肉馅为何物?
从樱桃里爬出来的小虫子究竟是什么?是网友所传的蛆吗?是否会对人体健康有伤害呢?业内专家表示,这种小虫应该是果蝇幼虫,不会寄生在人体内损害健康。
事实上,不仅仅是樱桃,杨梅、李子、桃子等水果中都有可能存在果蝇幼虫。专家表示,由于水果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比较稳定,通常都会吸引到果蝇以果肉为食,并在里面产卵。水果成熟后,这些虫卵也逐渐孵化出幼虫。虫子本身是无毒的,它们仅仅想分享水果。如果我们在心理上能接受它们,其实并不比农药可怕。这些水果里的小肉虫根本扛不住胃酸,只会成为食物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吸收,无需担心它们会成为人类体内的寄生虫。
樱桃核有毒,5颗就能毒倒成年人?
一段樱桃核有毒,5颗毒倒成年人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这一视频被加上 紧急通知,小心丢了性命等字眼后,被迅速传播。
其实不仅是樱桃和苹果,还有其它的蔷薇科植物如杏、桃、李、枇杷的种子里都含有这种氰化物。氰苷原本是植物用来抵御食草动物和病原体的攻击,帮助繁殖下一代的。它本身并没有毒,但氰苷在酶和酸的作用下释放出氢氰酸,才具有毒性。常见的氢氰酸中毒症状有口腔苦涩、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意识不清、呼吸微弱、昏迷、直至严重缺氧。
若真这么危险,这类水果还怎么吃?所谓万物皆有毒,关键在剂量。临床上氢氰酸导致人中毒的剂量,约为每公斤体重摄取2毫克左右。假设每克樱桃核仁能产生50微克氢氰酸,一名体重60公斤的成人吃下2.4公斤樱桃核仁,才会出现中毒症状,嚼5颗就毒晕一个成年人的说法过于夸张。从营养学和医学角度来说,这种氰基离子经胃酸转化致命的说法,完全不可信。(浩海云 编)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