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描述了哪个季节(初夏的美好只有四句话)

抒情君 3

昨天五四青年节,今天立夏,我们就要告别春天、迎来夏天的开始,万物繁茂、茁壮成长。这个时节,细读杨万里《小池》再合适不过了!小池、泉水、阳光、初荷、蜻蜓……是你要的初夏感觉没错了!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在小学,学了这首《小池》,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当时就特别喜欢这种初读易懂、再读便在心里出现一幅优美、灵动的风景画的古诗。特别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句,可谓家喻户晓了!

这首诗,语言浅近明白,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小巧、精致,描写的都是常见之物、平常之景,但却因为那份细心,显得玲珑剔透、生机盎然,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在作者的眼里,泉眼也是有情的,因为爱惜而使得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树荫遮住水面,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景观,但是一个爱字,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这样,不仅让画面动了起来,也让诗、让景物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画面跃然纸上!连蜻蜓都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的景观,你还要错过大自然的美吗?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美景,本身就是一件美事。

因为《小池》,知道了杨万里。杨万里(1127~1206),南宋四大家之一,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幼读书勤奋、广师博学,早年学江西诗派,后用心于晚唐诗人。杨万里50岁后忽有所悟,摒弃诸家,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这首《小池》,不仅深受大家的喜爱,对于杨万里本来来说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50岁那年春天,杨万里到常州任职,这里民风淳朴、风景如画。一天他来到池塘边,诗兴高涨,即成小诗一首,才有了这首流传至今、获赞无数的《小池》。后来杨万里感叹:以往写诗一味模仿,思路不畅没有灵气,如今顺其自然,到也意尽诗来。

杨万里的诚斋体的鲜明特点,就是发挥奇特想象,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并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致的章法表达出来,活泼自然,饶有谐趣。除了才情,杨万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稍纵即逝的细节的扑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