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诸和要离的尸体躺在南方潮湿的泥土之下悄悄腐烂着。吴王僚和庆忌的尸体也在腐烂着。还有楚平王熊弃疾的尸体,费无忌的尸体,以及更往前的,伍奢与伍尚的尸体……一具具渐成枯骨的尸体,带着各式各样的伤痕、仇恨与恐惧,渐渐被世人遗忘。谁都可以忘了他们,伍子胥却对他们每一个人刻骨铭心。在伍子胥人生的后半段,这些人以不同的角色,共同定义了他继续生存下去的唯一的意义——复仇。
为了复仇,伍子胥已经等待了八年。他有足够的耐心继续等下去。
随着庆忌的死亡,吴王阖闾的王位终于稳固,伐楚已无后顾之忧。现在伍子胥要做的,就是帮助阖闾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能够一举击垮楚国的军队。公元前512年前后,伍子胥向阖闾举荐了军事家孙武。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书简
孙武本是齐国人,不知在哪一年来到吴国,与伍子胥结识。孙武向阖闾献上了兵法十三篇,阖闾看后,问孙武能否试练一下后宫妃嫔,孙武满口答应。
当日,孙武将宫中美女一百八十人分作左右两队,各持长戟,又以阖闾的两位宠姬为队长,开始练兵。阖闾高坐台上,以观其效。布列完毕,孙武发问:你们都知道哪里是心、背,哪里是左右手吧?美女们答曰:知道。孙武道:那好,我若下令向前,则视心,向左,则视左手,向右,则视右手,向后,则视背。三令五申之后,鼓声响起,令曰向右,美女们哄然大笑,毫无规矩。孙武道:约束不明,命令不熟,众人无罪,将之罪也。于是又三令五申,击鼓令左,美女们依然如故,笑作一团。孙武道:约束已明,有令不遵,此乃吏士之罪。当即下令斩左右两队之队长。
阖闾见状大惊,急忙令人下台求情:寡人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这两人是寡人爱姬,没有她们,寡人吃饭都没有味道,请将军手下留情!
孙武道: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
执意斩了两位队长。
阖闾目瞪口呆。
孙武练兵
鼓声再响起时,已无嬉笑之声,一百多位后宫女子随着鼓点,前后左右跪下立起,一招一式皆中规中矩。孙武令人向阖闾禀报:兵已整齐,请君王下来观看,只要君王有令,即便赴汤蹈火,她们也将一往无前。
阖闾仍在为两位爱姬之死难过,草草回复道:将军且回去休息吧,我就不用看了。
阖闾纵然恼火,对于孙武的能力却无丝毫疑虑,不久即任其为将。
在吴国的军事史上,这是屈巫通吴教吴人车战及阵法之后的又一个转折点。
阖闾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他要举兵攻入楚国郢都,为伍子胥复仇。当然,这可以被视作一个完美的借口,因为阖闾伐楚的目标一旦达成,吴国就将取代楚国成为南方的超级大国和霸主,并且因此顺理成章地迈向中原,在遥远的黄河流域要求诸侯的归服。这是阖闾的终极目标,为伍子胥复仇不过是顺手为之。
从登上王位那一刻起,阖闾或许就产生了称霸的念头。那些原本与吴国无关的争霸故事,那些呼风唤雨的诸侯霸主,对曾经的公子光,像梦境一般虚幻和遥不可及,对王位上的吴王阖闾却日渐真实起来。尤其他有了伍子胥、孙武,又有了刚从楚国逃亡而来的伯嚭之后,霸业顿时清晰可见,仿佛触手可及。
孙武吴宫教战图
只要征服楚国,一切都将成为坦途。
他骤然加快了伐楚的步伐。
公元前512年冬天,阖闾遣使令徐国与钟吾捉拿逃亡在那里的吴公子掩余和烛庸,两国不从,而掩余和烛庸闻讯逃奔楚国。
楚昭王熊轸厚遇两位逃亡者,把他们封在养邑(在今河南省沈丘县),派人为其筑城,又多多赐予土地。养邑地处吴、楚两国之交界,熊轸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利用他们向吴国示威。王子熊宜申(熊轸庶兄,字子西)劝熊轸不要这样做,否则会有危险:公子光刚刚成为吴王,爱民如子,与之同甘苦,这显然是要用兵了;当此时,若楚国与吴国边境之民保持友好,尚且不能保证吴国不来侵犯,可是君王竟然把掩余和烛庸封在边境,以加重吴人的恼怒,不是很危险吗?吴国乃是周人后裔,僻处海滨,长期不与中原诸姬往来,如今它强大了,自以为可以和中原大国相提并论,而阖闾其人又欲效法先王,争衡中原,不知上天会成全他,还是惩罚他,我们且静待结果就是了,何必非要主动生事呢?
熊轸不听。
是年十二月,吴王阖闾起兵伐钟吾,捉获钟吾之君;又伐徐,筑堤储山中之水,再决堤水淹徐国,灭之。
阖闾很兴奋,他问众人,是否可以大举伐楚,直捣郢都。
孙武说:人民劳碌,时机还不成熟,再等等吧。
复仇心切的伍子胥此时也十分冷静,他告诉阖闾,楚国现在的掌握实权者彼此不和,没人敢承担责任,吴国不妨把军队一分为三,轮番出击,骚扰楚国——楚军一出,吴军即撤回;楚军回,吴军再去骚扰;如此反复多次,楚军疲于奔命,士气与战斗力必定大为减弱,吴军可寻一有利时机,三军齐发,全力克楚。
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谋略。此后四年,吴军来去如风,几乎无岁不伐楚,将楚国搅扰得鸡犬不宁。仅在公元前511年一年间,吴国就先后伐楚之城父(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潜(在今安徽省霍山县南)、六(在今安徽六安市北)、弦(在今河南省息县南)四邑,纵横数百公里,在每个地方都浅尝辄止,楚援军一到,即撤回。
楚郢都遗址
第二年夏天,吴军还抽空去伐了越国。
越国是楚国的朋友,伐越等于伐楚。
被激怒的楚国展开了反攻,不过楚令尹囊瓦所率之军在豫章(约在今湖北省广水市应山区一带)被吴军击败。得胜的吴军随后又围楚之巢邑,捉获守巢大夫。
此时已是公元前508年的秋天,楚国在被吴国搅得头疼不已的同时,又将面临来自北方的麻烦。这不是一件麻烦,而是一堆麻烦。引来这些麻烦的,正是令尹囊瓦。
(《大梦春秋》096,待续。文图原创,盗用必究)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