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再次读杨绛先生的这段话,感触颇多,杨绛先生有言: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感去生活吧。
说得真好,是啊不了解人生,读不懂书,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杨绛父亲曾问杨绛:你三日不读书如何?
杨绛说:那很不好。
杨绛父亲又问:那你一周不读书呢?
杨绛说:那就白活了。
可见他俩都是爱读书之人,杨绛父亲在杨绛小的时候,经常把一些诗词歌赋放到杨绛的书桌上,过一些时间,如果杨绛没有读,他便直接拿走。
他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杨绛学会了读书要抓紧时间,否则他会拿走。
校园读的是有字书,出了社会读的是本无字书。如果不去先读有字书,就理解不了无字的书;但许多无字书,都是在磕磕碰碰中读懂,给人印象够深刻。
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是有字之书,而所亲身接触的是无字之书。
一本无字之书人生,可以把你在世间的一切,都囊括在其间。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识字一样,先是量的积累,再是潜意识的理解,然后才是深层次的参悟,最后便是忘书。
当然,这里的忘书是指有选择性、自主性地接受书里的知识与内容,毕竟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只能认知事物表现,却不能洞察事物本质,所以我们要多看伟人的经典自传,写的内容更深刻,更客观,文字都是经过提炼深化成的,也是经过浩瀚人生所见所思。
读书思考,它是求知,但这种思考是没有深度,经不起逻辑推理。
而阅历是对求知的印证,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也是为什么那多人关注高晓松这样高级文化知识分子,因为爱玩更富于另眼看世界。
其实,读书的意义是为了读懂自己,读懂了自己,也就懂了别人,生活和读书犹如人生的两条腿。
人生是一本书,也是一种修行,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读书,没有经历人生,怎能读懂书,当你书读多了,生活感悟多了,社会阅历多了,能够让人心胸豁达,去见识更大更灿烂的世界!
曹雪芹曾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心感受生活,用心感受人生。
所有的出口成章,都是厚积薄发;
所有的从容淡定,都是世事磨砺;
所有的游刃有余,都是千锤百炼。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至暗的时光,越是昏暗,火焰燃烧的光芒才越耀眼,愿这一程,静待花开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好读书,有书读,实是人生之一大幸事,难免在人的心上,落下时光的尘埃。
好书一本,清茶一盏,闲静一隅,目光所及,会心一笑,如一尾浮尘,轻轻拭去灵台上的尘埃,似一汪甘泉,缓缓注入久旱的心田。
我们总要培养一些爱好,来支撑生活的疲惫和琐碎,哪怕是随拍路边的花草,读读喜欢的书,都能让生活充满期待和快乐,用生活治愈生活。头条群星10月榜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