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敏
语文的学习,对优秀的作品,必须背诵。背诵下来,保留在心中的东西,即成为心灵的组成部分。人不仅是通过实际的社会生活而认识世界,也通过间接经验即读书来认识世界,如语言学家所讲:我们所认知的整个的世界就被我们的所用的字眼支持着。世界愈大,字眼愈多。另一方面也一样,字眼愈多,世界愈大。字眼多是组织成文章而发挥作用的,而文章,若不是记忆下来,就很难发挥这样的作用。
背诵,是熟读成诵的过程。文章、文字作品、经典,看文字时,其声调、节奏是不能直接体会到的,而作品的情感主要包含在声调、节奏中,故只有吟诵,才能深切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熟读并背诵下来,对作品就有更深切的感受。如程千帆所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光看不行。
背诵的作品,因为已经是保留在你心中了,因此,可以不断地重新体会。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对这些保留于心的东西不断有新的认识。这些东西若是没有背诵下来,只是图书馆的,或者是你尘封已久的书橱上的,想随时随地地重新体会,就做不到。
文章、文学作品、经典,背诵下来了,也更能够感受和理解文章中的语言。如梁实秋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的: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
白先勇先生在《我的国文老师》中也说:认为念中国古代诗词,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中国诗词里极度的精纯性,对于文字的节奏、音乐性和灵敏度,都是很好的基础。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背书,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
优美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即诗意的或诗性的语言,一般而言,主要是在诗歌中,以及富有诗意的散文中。如闻捷《我思念北京》:我思念北京,难道仅仅因为:知春亭畔吐出了第一缕柳烟? /西苑的牡丹蓦然间绽放抚媚的笑容? /蝉声催醒了钓鱼台清流里的睡莲? /谐趣园的池水绣满斑斓的浮萍?/金秋染红了十八盘上下的枫叶?/陶然亭欣然沉醉于月桂的清芬? /或是傲岸的松柏覆盖了天坛的霜雪?/红梅向白塔透露早春的来临?……其中的语言,如东风吐出柳烟,池水绣满浮萍,牡丹绽放出笑容……这些语言是诗意的语言,而且也离不开这篇作品。若是没有记住这篇诗歌,只查词典,是无法体会这些诗意语言的。
一篇一篇的文章,若是背诵了下来,那就成为学习者心中的文章样品。心中有了这些优秀的文章样品,自己作文,就容易得多了。古代的许多孩子是七、八岁就能作文,有的甚至更早,五、六岁就能作文。陆定一就说过:我查了一本书《唐说荟》,知道一千多年前唐代有不少孩子,‘六岁能文’。直到清末民初,用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培养的孩子,作文也是很容易的。文史学家傅庚生就曾说:在清末民初,五六岁的孩子,到十岁左右,资质不太差的,就可以写文言短篇,大致通顺。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如文学理论家黄药眠就说:读完小学之后,我的古文写作基本过关。……什么史论、游记等,我都能写了。可以说,我的写作的基本功,在县立高等小学已完成了。 学习作文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背诵几十篇、上百篇文章,孩子心里有了文章的样子。作文就可以照着样子来。这就像书法的学习需要先临字帖一样。学生先背诵若干篇文章,心里有了各类文章的样子,作文就不难。
背诵优秀的文章、文学、经典之后,这些文章、文学、经典的内容化为心中的形象,心中存在有这些形象,才能激发对美好的东西的热爱之情。情感是需要形象来激发和保持的。一个人若说,我很爱某某,可是我忘了它啥样!这是可笑的。方志敏写《可爱的中国》,他祖国的美丽河山,都在他浮现,假如他把这些都忘了,他就产生不了感情,也写不出《可爱的中国》了。把优秀的文章、文学作品背诵下来,就有了一个情感教育源。孩子可以不断地、随时随地地接受熏陶,培养真挚、纯正、优美的情感。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