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那么,老祖宗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权衡轻重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古代的秤为什么是16两1斤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却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其实,古人之所以要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是为了让其具有四时乘四方的含义。四时表示一年四季,四方表示东西南北。四时乘四方,象征着在所有的时空中都成立。
古代的杆秤用木头制成,杆上有16颗秤星,一颗星代表一两。杆秤看似简单,但里面却有许多学问。相传16两秤的秤星,每一颗代表一颗星宿,它们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倘若缺斤少两,都要受到惩罚,少1两叫损福,少2两叫伤禄,少3两叫折寿。
杆秤是由秤杆、秤砣、秤盘组成的。秤砣也叫权,它是按轩辕星座表意制作,属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杆称作衡,象征紫薇星座。而权衡轻重这个词,也是由此而来的。
传说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再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一斤。秤星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公平、正直,不能黑心。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因此,人们往往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
在做买卖时商人手提着那个绳纽,叫做秤毫。它的意思是叫你在约秤时要明察秋毫,决不可粗心大意。秤一提起来首先看到的是定盘星,提醒商人要权衡一下良心,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不得缺斤短两。以此暗示人们做生意要诚实,不能昧着良心干损人利己的事。
权衡人心的秤
古人创造的十六两,以及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不仅是衡量物体的重量,更是用来衡量人心的。因此秤在人们心目中被认为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的象征。诸葛亮就说过:我心如秤,不能随人低昂,而这个说法已经超越了商市买卖,升华到了人格、品德的高度。
这些秤星时时刻刻在告诫生意人:务必买卖公平,切莫短斤少两,否则等于是在伤害自己。无论是做秤的人、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这杆秤可以秤出人的诚信、正义,这也正是中华传统内涵的传承。
古代计量方法
以前1斤等于16两,一钱相当于现在多少克呢?如果按照现在1斤等于500克,那一钱大约是3.125克。1斤是16两,1两是10钱,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钱=3.125克。现在,1公斤等于2市斤,也就是说1斤等于500克,1两等于50克,1钱等于5克。按照《现代汉语词典》来说,计量单位表中,斤、两、钱的换算关系就是这样的。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很多地方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古代计量方法影响深远,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之外,日本、朝鲜、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均得以通行。1959年,中国大陆地区把1斤16两改成1斤=10两=500g。1979年,对中药计量单位也做了统一,不再使用两、钱、分等。
(来源:广州高铁计量v)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北京质监发布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