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学问众所周知,由教育部组织的高等院校学科评估是全国最权威的高校专业评估之一,也是对高校学科建设最权威的评价。
据了解,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已经于去年下半年完成,各大参评高校均已知晓评价结果,并且已经获知具体评价等次。
但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属于内部掌握信息,各高校均不得透露本校参评学科的评价等次,也不得对外发布和宣布评价等次,只能自行掌握和使用。
一些忍不住的高校,还是在新年献词中或多或少透露了一些信息,但大家都说得十分隐晦,具体是什么样的评价结果,但从各高校的新年献词中均不得而知。
不过,从各高校的年度工作总结,以及一些向上级部门上报的工作报告中却可以发现一些端倪,虽没有具体学科评价情况结果,但已经可以知晓大体评价情况。
以我所在的大学为例,领导在一些会议场合已经表现出喜悦的心情,并且透露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相比,学校参评学科均获得了较大质量的提升。
在我看来,各高校组织各方力量准备评估材料,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组织的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如果不公开发布评估结果,单纯由内部掌握的话,将会沦为自娱自乐的评价工具,久而久之将失去学科评估的权威性。
从学科评估、评价的初衷来看,进行评估、评价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少高校为了学科评估还专门设立了评估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如果评估结果不公开,那如何能够横向比较呢?
比如A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A等次,B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C等次,假如A大学的社会影响力不如B大学,那是否给社会一种误解:在选择这2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时,肯定选择B大学的。
因为社会看不到学科评估结果,只能通过该大学的学科影响力来进行评判。
当然,学科评估的作用不仅是如此,它更重要的是让所在学校知晓差距和不足,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但是,对于社会各界关注的人来看,从更大意义和更大程度上来对比的看,学科评估的意义在于为社会提供一个评价大学和学科的标准尺度。
从近的来看是为社会上参加高考的考生一个重要参考标尺,从原的来看是为了促进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
如果不公开,那就无法实现这种通过横向比较促进高校之间比较发展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学科评估的意义,那就没有必要,去组织学科评估了。
其实不止是学科评估,其他的一些评价也越来越看不到结果了。
比如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名单,教育部发布公示名单后,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公开发文质疑,结果此事再也没有下文了,公众至今也不晓得到底哪些高校入选了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真理不去占领的时候,荒谬就会出现。
所以,社会上不少自媒体都在猜测哪所高校获得了最多A ,并且制作了看似很准确的图表,下面这幅图就是网友们猜测出来的结果。
如果不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这张图会不会有可能成为大众的重要参考而被奉为真实的评价?
因此,与其让猜测不断涌现,倒不如公之于众,让真相大白于世。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