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又快到一年的春节了,出门在外的学子以及辛勤劳作的打工人都开始打包行李购买回家的车票了。作为常年在他乡打拼的我也要开启返乡之路。说实话,我既盼着回去吃点妈妈做的家乡菜,躺一下睡了几十年的床,又怕对上父亲那双关切的眼睛,更害怕年夜饭上父亲面前的那杯酒。虽然喝的是酒,但是我觉得品的是父亲的百味人生,我承受不了。
父亲是家中的老幺,上面的姐姐哥哥早早地就结婚了。爷爷奶奶跟着父亲一起种田,自然而然赡养父母的义务就落到了父亲的肩上。
那个年代,农村家家人口多,孩子也能吃,再加上田地少,父母只能节衣缩食每天在田地上劳作,希望多产点儿粮食。上天可能觉得父母不够累,爷爷奶奶相继瘫痪。妈妈只能留在家中照顾爷爷奶奶和我们,父亲一个人承担起家中开销。尽管父亲很努力的劳作,闲暇时也出去赚点零花钱,但支出>收入,日子紧巴巴地过着。一年中父亲唯一一次奢侈的地方就是年三十的家宴上会打上半斤散装白酒,陪着爷爷奶奶喝一杯。
那个时候父亲一般是嘬上一小口,吃点妈妈种的青菜,和爷爷奶奶聊几句家常,似乎这样贫穷劳累的日子也很温馨。
时间流转,爷爷奶奶去了天国,我和哥哥也相继上了小学,妈妈也能抽出身劳作,家中的日子渐渐好起来。平时父母还是过着很简朴的生活,衣服鞋子能将就绝不会花钱置办新的。父亲唯一花钱的地方可能还是年夜饭的那杯酒了。散装酒已经买不到了,父亲换成了几块钱的瓶装酒。酒辣,味道冲,可父亲觉得超级奢侈了。即使就几块钱的酒,他也舍不得喝。一杯酒能喝一顿年夜饭,这样的日子他觉得很幸福。酒杯里装的似乎不是酒,是父亲幸福的人生。
随着哥哥和我相继上大学,家中的负担越来越重。种田的收入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支出,父亲只好带着母亲到处打工,工地、菜市场一待就是几个月。尽管如此,日子还是很艰难。有时能晚上睡觉听到劳累后父亲的叹气声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声音。
那几年的年夜饭比平时稍微丰盛一点,可与朋友圈晒出来的不能相提并论。尽管日子艰难,毕竟家里出了2个大学生,酒还是有的。只是几块钱的玻璃装的酒买不到了,年夜饭的酒换成了瓷瓶装的白酒,卖12元左右。
知道父亲的难处,年幼的我们还是无法替代分担,只能每人敬他一杯酒表示敬意。父亲先是浅抿一口,然后一口焖,似乎所有的烦恼都在这杯酒中。
时间就像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和哥哥大学毕业了,各自都找到工作,生活忙碌而充实。父亲的脸上也渐渐展开了笑容,可他依然到处打工。劝他在家里种种菜养养鸡,他说我们还没成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他还想给儿子娶媳妇,给女儿丰厚的嫁妆呢。
那3年的年夜饭,父亲喝的不是哥哥就是我买的酒,虽然也就百来块钱,可父亲特别开心。给他倒上一杯酒,他先是闻闻,然后凑近杯子吸一小口,满足地晃晃脑袋,再押一小口。
家中来客人的时候,父亲故意拿出我们买的酒,很自豪地说是孩子们买的,就知道乱花钱,不知道节省。
时间转眼就到我们兄妹有各自家庭的时候了,父母也比以前更老了。每当异地的我打电话回去,父亲总是说过得很好,啥都不缺,不用担心。事实却是他到处打零食,即使刮风下雨也阻止不了他的脚步。问他为何这般辛苦,说都干一辈子了,歇下来会感觉自己没价值。
年夜饭上父亲把我们买的酒换成了他自己买的便宜酒,他说好的留着以后给亲家喝,他还是喜欢自己买的。
这几年父亲依然到处打零工,其实我知道他是想趁着自己还能动的时候尽量给我们减轻负担。眼瞅着春节又要到了,看着超市琳琅满目的酒,我不知道该买哪款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