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才学高深,人们往往爱用学富五车来赞誉;形容书籍多,人们又常用汗牛充栋来表述。那么学识怎样用车来载,书籍怎样使牛出汗呢?原来这里面都有典故。
学富五车语出《庄子·杂篇·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哲学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王安石《赠外孙》: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五车书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学富五车的典故,反映了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主要的运输工具,即用牛车或马车来运输书籍,因而也就形成了汗牛充栋的成语。
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极多的意思。汗牛是说如果用牛马来载运的话,就要把它们累得满身大汗;充栋是说如果储藏在家里的话,就要在屋子里堆得满满的直碰到屋顶的正梁。
这个成语出自柳宗元悼念陆质的文章《陆文通先生墓表》: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陆质,字伯冲,谥文通,是唐代的一位学者,他对于孔子的《春秋》特别有研究,曾讲学二十年,著书十年,对于当时和后世的学者均有一定的影响。柳宗元为他写的这篇墓表,开头说:孔子作《春秋》,一千几百年以来,多少人焦思苦虑地研究它,为它注解、评议,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并且互相争论,各以为是,写出的有关书籍,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处,放在家里;出,带着出门)。这就是汗牛充栋的来历。
可见,正确理解典故对我们掌握成语是大有好处的,它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并且对中国古典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来源:语文报高二版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