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的反义词是什么 – 躺平的反义词是什么

抒情君 14

上周,咱们国内对躺平这个话题讨论得很激烈。有意思的是,我注意到,欧美国家的人也出现了类似于一种躺平的状态,叫languishing。这个词中文翻译过来有疲软、停滞的意思。这种状态的典型表现是,对什么都不兴奋,对未来既不感到绝望,但也不感到期待;没有特别强烈的无力感,但是到了早上起床的时候也没啥动力,总想多躺一会,先玩两局无聊的小游戏。越来越喜欢独处,对凡事都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生活仿佛停滞了,但是你也不在乎它的停滞。

国外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疫情。你也知道,在疫情刚暴发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很多紧张、恐惧、悲伤、痛苦的情绪。国外疫情拖得特别长,现在虽然生活逐步复苏,但人的情绪其实已经耗竭了,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恢复的。这样的状态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出现了任何心理疾病,但肯定也不是最理想的。咱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亚健康状态。

《纽约时报》就这个话题发了一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这篇讨论的是,既然疲软不是理想状态,那么一个人理想的状态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你可能会想到一堆形容词,比如快乐的充满动力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奋斗拼搏的热血激情的。但这些都不是《纽约时报》的回答。他们的回答借用了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叫做:蓬勃生长,Flourishing,这个词我看也有人给它翻译成兴旺、繁盛,甚至心花怒放。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有一位叫泰勒•范德维尔(Tyler VanderWeele)的教授,这位教授在哈佛牵头成立了一个哈佛人类蓬勃生长项目。他曾经撰写过一篇论文,详细地阐述了什么才是蓬勃生长的状态,哪些生活要素会决定人们能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论文的标题是《论提升人类的蓬勃生长》On the Promotion of Human Flourishing,2017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官方院刊上。

最开始我看到这位教授的论文,觉得很纳闷,因为他是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流行病学专家。这听起来和积极心理学一点都不搭边。

但是我仔细看了一下他的学术经历,发现他简直是一位跨界大牛。这位教授本科在牛津大学拿了数学、哲学和神学学位。研究生在沃顿商学院拿了金融和应用经济学学位。博士研究是在哈佛做的,领域是生物统计学。他后来做的学术研究覆盖范围也特别宽,横跨精神病学、生物医药、社会科学、宗教和健康等等。

基于这样独特的学术背景,这位教授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他认为过去的学术研究,对于一个人活得好不好这件事的衡量标准太狭隘了。

举个案列来说,你肯定也知道,心理学有很多量表,从各种角度评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比如焦虑量表、抑郁症量表、躁郁量表;当然,还有一些针对非精神疾病的心理健康量表,比如自我接纳的水平、自主性,对环境的掌控感、意义感等等。

但是范德维尔却认为,这些衡量标准,还不足以呈现出影响一个人生活状态和质量的全部因素。

比如说,我们之前说他研究过哲学,他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品格和美德就非常重要。哲学当中有一派传统观点认为,人的一切品格都来自于四大底层的品德支柱,分别是1.正义感,2.勇气/坚毅,3.审慎或者说现实智慧,4.节制。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一致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方式。

那你看,心理学的量表,也许能评估一个人的坚毅、节制,但不评估一个人的正义感和生活智慧。当然,这两个概念都非常模糊,而且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都不一样,但我想,咱们每个人都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人缺乏正义感、缺乏智慧,那他的生活状态肯定称不上理想。

那好,这个案列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不能靠衡量心理健康来评估。

那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咱们看生活满意度行不行?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特别高,那肯定意味着他过得很不错吧?

还真不一定。就拿这些天特别热门的躺平来说吧。躺平这个词之所以有争议,就是因为旁观者会觉得,从根子上来讲,躺平对个人来说不是长久之计,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但有些选择躺平的年轻人却觉得,躺平很好,无欲无求很好,这样的状态下,我自己对生活非常满意。这个现象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性: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可以很高,但他不一定在蓬勃生长。

所以,蓬勃生长,到底是个啥状态呢?这么一个模糊的概念,怎么能细化和量化呢?

范德维尔提出了5个维度,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1. 快乐感和满意度。

2. 健康,包含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3. 人生意义和目标——比如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平时在做的事情有价值,你有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

4. 性格和品德——比如你是否愿意延迟满足?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还有多大意愿去为了公共利益而不是私人利益而作出选择。

5. 亲密关系——比如你是否对自己的友谊满意?你和伴侣的关系是否能给你满足感?

为什么挑选这5个维度呢?VanderWeele在论文里阐述说,这几个维度有两个共性,一个共性是他们都是普适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想要拥有这些东西。另一个共性是,把任何一个维度单独拎出来,它也都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值得追求的目标。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经济条件不包含在这里面呢?这是因为范德维尔认为,经济条件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

每个维度,你都可以自己用一个0-10分的标准自我评估一下。

比如我自己吧,对生活是否整体满意,我会打7分,因为我觉得总体状态还是不错的;身体健康5分,因为很少锻炼,经常不按时吃饭;是否愿意延迟满足,10分;友谊6分,因为工作太忙了,不能给我的朋友我期待的高质量陪伴。诸如此类。

我可以告诉你,满分100分,疫情之前,美国人在这5个维度上总体得分平均是70分,疫情期间是65分。什么概念呢?如果你得了70分以上,在范德维尔的定义里,你就是在繁盛、在蓬勃生长了;如果你得分是65分,你就在临界状态上。50分,你可能在某些领域处于停滞、疲软的状态。

不过我觉得,具体得分其实不重要。我觉得这五大维度主要的价值在于它帮我们建立了一种生活的全局观。很多人给自己定的生活目标很简单:生活和工作要达到一定的平衡,或者说要在多少多少岁,事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你看,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好,得是前面说的五大维度,都相对均衡地发展才可以。平均每个维度的分数达到7分,才算得上蓬勃生长。

事实上,什么叫蓬勃生长?这个定义我们一直没有给。其实论文里的定义特别简单粗暴,就是你的生活各个方面都不错。某一个单一维度表现突出——比如事业、比如快乐感——是远远不够的。

听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这要求有点太高了吧?能有多少人做到呢?生活总得有取舍吧?真的有可能做到,我要,我要,我还要,样样都抓在手里吗?

当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能做到。

咱们可以把这五个维度,想象成五个靶子。人生活着,其实就是在往这五个靶子上不停地射箭的过程。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可以想象一下,我做的这件事,到底在往哪个靶子射箭呢?我做的这件事,是只往一个靶子上射,还是一把射了好几支箭,同时落在不同的靶子上呢?

在他的论文里,也列举了几个领域,每个领域都能同时往好几个靶子射箭。

比如说,婚姻。我们现代人总有一种印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少数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甚至咱们在上周五的节目里还在讲,婚姻对人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个人时间减少。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尤其是女性,都觉得不结婚也挺好,生活既自由又充实。

但是,学术界大量的研究,依然证明了婚姻的正面价值。总体来说,婚姻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强的快乐感、更有意义感的生活、更好的心理健康之间,都是正相关的关系。在婚姻中的人,甚至寿命还更长,经济条件更好,犯罪率也更低。你看,往婚姻关系当中投入精力,经营自己的婚姻,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回报率很高的事情。

除了婚姻之外,工作、教育、宗教活动也都是值得关注的领域。但你发现没有,职场人、白领精英在工作、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往往是过剩的,而在其他领域的投入也许是不足的。就说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你琢磨一下,你在得到上,上了多少门跟职场发展和职场能力相关的课程?读了多少这方面相关的书?相比之下,与婚姻相关的课程和书,你看得是更多还是更少呢?大概是什么比例?

这也是范德维尔教授在论文里提醒我们做的一件事: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蓬勃生长由哪些维度决定,那不如盘点一下,我们在每个维度上分别投入了多少资源?这种资源投入是雨露均沾,还是失衡了?站在更高的层面,那些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决策者也值得盘点一下,社会资源都涌入了哪个领域?是不是有必要引导一部分资源流入到一些资源相对稀缺的领域,比如婚姻支持、比如品格教育?

好了,范德维尔教授的论文我就给你介绍到这了。

总结一下,这篇论文给人们的生活提出了一个愿景:每个人都值得蓬勃生长。不仅如此,论文还把愿景拆分成了更具体的目标,包括提升快乐感和满足感,提升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找到清晰的人生意义和目标,修炼自己的性格和品德,以及建立高质量的、广义的亲密关系。

看了这篇论文,我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值得对生活有更大的野心。这种野心不是说,我要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我要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而是我要给生活设定更多元化的目标,以一种全局观来规划我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