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民独自吃雪糕_新闻联播主持人吃雪糕

抒情君 8

不可思议。

现在吃个雪糕的门槛都得是有儿有女了吗?

他是昔日‘央视一哥’,60岁无儿无女,叼着冰棍坐在街头。

前《新闻联播》主播张宏民因一条视频上热搜 ■

上周末,只因独自坐在街边长凳上啃了支冰棍,退居二线已久的前《新闻联播》主播张宏民,就因为无儿无女上了抖音热搜。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8月29日,某媒体号发布了一条仅有3张照片的9秒钟短视频,其中一张照片是张宏民坐在长椅上,一个人悠闲地吃着雪糕。

这本来是平平无奇的一幕,却被发布者配上煽情的文案和音乐,极力渲染出了一位花甲老人为事业奉献一生,老来无人陪伴的凄凉景象。

张宏民在路边吃雪糕

发布文案里特意提到:张宏民主持32年零失误,属业内顶尖,他一心忙于事业,连恋爱都没有谈过。现已退休,开始晚年生活,这表面上是在称赞张宏民的工作业绩,却硬扯上他情感生活的空白。

更可笑的是,点进视频评论区,更像是进入了大型迷惑行为现场:

前国脸张宏民先生竟然因为未婚未育,一下子成了部分网友眼里无儿无女的失败者。

围绕着张宏民的个人生活,网友们诸如聪明人干糊涂事、不是好儿子、这么好的基因,不多繁殖些,太可惜了的评论纷至沓来。

网友在视频下的评论 ■

不结婚、恋爱也不谈,肯定有问题、一个不完整的人生历程、活着有什么意义的嘲讽也不断涌现。

甚至还有网友评论:不结婚生子的都可以视为对国家没有贡献。

有人说不结婚生子就是对国家没贡献 ■

此刻我只想把下图表情包送给那些网友们。

总之,继6月份舞蹈家杨丽萍被批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后,张宏民成了今年第二个所谓无儿无女就是失败言论的集中攻击对象。

这不是张宏民第一次因为单身、无儿无女而被人点评了。

自从他退休后,关于他落寞与凄凉的狗血文章,就像年更贴,每天都要来一次。

每年都有大量营销文说张宏民的晚年凄惨 ■

只要张宏民不结婚,这种营销文就能闭眼发,每年改一下岁数就可以了。

不只是张宏民,很多名人,无论事业多么成功、为所在领域做过多大贡献,只要没生孩子,都会被打上遗憾、失败、晚年凄凉的标签。

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判断人生成功的标准似乎还是只有一个:儿孙绕膝传宗接代。

还有人专门盘点过无儿无女晚景凄凉的十大明星。无儿无女=失败 晚景凄凉,生不出人,我很抱歉的观念始终根深蒂固。

有网友盘点无儿无女晚年凄惨的明星 ■

今年59岁的张宏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1982年,正式进入央视。2009年,获得金话筒奖这一全国播音员主持人最高荣誉。

在长达32年的主播生涯中,张宏民完成了0失误的光辉记录,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业精英。

2014年,他和老搭档李瑞英一起退居幕后,在央视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从事起了培训工作。

张宏民主持新闻联播 ■

退休之后,他的生活也是低调且安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偶尔和小区里的老年人一起跳广场舞。从没因为年轻时忙于工作未谈恋爱而自怨自艾,反倒悠闲自在。

但在繁殖至上论者的眼里,老了之后,在街边独自吃雪糕就是失败。

今年62岁的杨丽萍,真正的孔雀公主,1994年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家经典作品金奖;2009年,她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舞蹈家。

「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醉心于事业,她并未把生孩子纳入自己的人生规划,现任丈夫也理解她的选择。

杨丽萍在跳《雀之灵》 ■

但在根深蒂固的思想里,女人一生无儿无女就是失败的。

今年65岁的周润发,在香港影坛是封神的存在,逐渐息影后,致力公益,甚至裸捐了56亿身家给社会。但在营销号嘴里,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一生无儿无女的故事。

2018年去世的蓝洁瑛,是公认的晚年凄苦,这与她年轻时的悲情际遇有关。但每每说到她的晚年,几乎所有娱乐号都一致用无儿无女,总结她晚年孤苦的原因。

仿佛一个人一生的际遇和无儿无女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蓝洁瑛晚年凄惨的原因也被归结于无儿无女 ■

对繁殖至上论者而言,一个人成功,但没有孩子是失败的;一个人晚年不幸,就是因为没生孩子。

无论身份、地位、个人价值,只要你不生孩子,我就可以嗑着瓜子轻蔑地否定你。

还有人在视频下评论张宏民:太自私,要是都不生孩子,那一百年后就没有中国了。

网友评论张宏民自私、活着没意义 ■

真是无稽之谈。

其实不生孩子,只是少数人的个人选择,并非所有人都会选择不生孩子。相反,当下绝大多数人进入婚姻生活,甚至单身时,都会选择生育。

我们在这里讨论张宏民,也并非在鼓吹让大家都不要生孩子。生与不生,不是对立面,只是不同人的不同选择。

正常社会原本就应该是多元化的,你有你的选择,我有我的生活。不轻易指点别人的人生,其实根本算不上美德,而是一个正常人应该具备的常识。

不轻易指点别人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 ■

你可以热衷生育,享受天伦,但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必须繁衍后代,更不能对没有子嗣的人横加指责、异类当诛。

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普遍获得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

从10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有识之士就在为妇女儿童的权益而奔走,为人们的婚姻、生育自主权而呼吁。

谁能想到,在2020年,我们还在为一个人不要因为不生孩子而受到恶评而呼吁?

前段时间,马伊琍在微博上说:卵子的使命不是成为受精卵,女性活在社会上的价值不是成为一个母亲,而是成为自己。

马伊琍谈卵子的使命不是成为受精卵 ■

传宗接代,也不是人到世界上的唯一使命,无论男女。

那些热衷于在生育问题指责他人的,生活里大概也是被模式化人生所束缚着。

其实,从小到大,我们身边无法容忍不一样的现象一直存在。

上小学、初中时,长得胖的人因为外型和大家不一样会遭到排挤;上大学时,二次元、抽烟的女生因为某些特立独行的标志会引来异样的目光;

毕业后,不考公务员、不当老师,就是叛逆、对自己人生不负责;30岁之后,不谈恋爱、不结婚,逐渐就变成了全社会的批判对象......

女孩子就该这样、到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情,我们一直被模式化的标准影响。

那些整天对别人的生育权指手画脚的人大概不会明白:单一的标准化模式总有一天会反噬,也许今天你怒骂他人没有子嗣,明天就会有人怒骂你不结婚、不谈恋爱、工作不够努力。

道德的大棒并不会像键盘侠一样双标。只要有一天你和别人不一样,就会像张宏民和杨丽萍一样受人批判。

保守思想回潮,到时必将人人受害。而对待反噬的唯一武器,就是接受社会多元化,从我做起。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丨dahlia

设计 | 王媛媛

运营丨李广博 卢月丽 李婧琨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