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退出相互宝自动收费(退出相互宝的详细步骤)

抒情君 5

12月28日,突然收到官方公告,相互宝要于2022年1月28日停止运行。

简直晴天霹雳!

自2018年底相互宝上线以来,已经拥有了1亿多用户,这些用户通过每个月分摊互助金,不仅帮助到别人,也会自己获得了一份保障。

虽然互助金越来越高,早已经从最初的几分钱上涨到现在的几块、十几块,翻番了几十倍,但它依然是很多人能够获取的除社保外的唯一的保障。

更何况,还有一些人连社保都没有,相互宝是他们全部的保障。

如今,相互宝宣布关停,这1亿多用户被扣掉的互助金,是不是就这么打水漂了?这些人万一不幸罹患大病,又将如何?

网友各种声音都有。

质疑的居多:

觉得自己被骗了的:

心态比较平和的,也有接受过相互宝帮助的:

觉得相互宝没有保障,果断退出的:

还有位有心的网友统计了一下自己这几年的分摊金,打算退出但还没来得及退:

还有对此有过深层次的思考的网友,觉得相互宝是分了保险行业的蛋糕:

当然也有挺保险,对相互宝不太看好的网友:

相信以上不同的声音背后都有大批的拥趸。不管什么样的声音,都很正常。

作为一个保险从业者,我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相互宝,也没参加过任何形式的互助。因为我潜意识里觉得,一个连合同都没有的东西,时不时的需要交钱,也没个尽头,到最后这个事情会有什么走向,我心里非常没底。

入行之初,公司经理经常给我们讲一句话:跳出公司看保险,跳出行业看保险。

当时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觉得,其中大有深意。

每一件事物的产生、发展乃至灭亡,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相互宝依托支付宝这个顶级的流量平台,获得数以亿计的庞大用户,使之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相对较高的保障,肯定有它广泛且深厚的群众基础。

它本质上是互助形式的保险,但又不是标准的保险,因为没有厂家(保险公司)、没有法律及监管机构约束,有的只是平台和用户。

参加了这个组织,倘若哪个用户得了重大疾病,组织内的其他成员为这个用户众筹一笔钱,用作经济补偿。

当然,参加这个组织也并不是没有条件的,除了需要满足平台要求的资质以外,还需要满足类似于保险产品的健康告知事项:

年龄:出生满30天-59周岁;支付宝的芝麻分650分及以上;’加入用户需为蚂蚁会员。符合健康告知要求。

最后一条,其实是最重要的一条,但加入时绝大部分人并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认真对待,而这就为以后的赔偿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

而且,相互宝的健康告知要求是变化的,不仅加入时需要符合,申请赔偿时也需要符合,那么这两个时间点的健康告知要求可能是不一样的。

申请赔偿时如果被拒,会员是投诉无门的。

因为相互宝属于大病互助,不是保险,不受保险法和监管机构的约束,目前国内尚且没有建立这个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尚处于灰色地带。

换句话说,只有相互宝平台说了算。

有一句话是不是很熟悉,相关解释权全部归本公司所有?

这就决定了,相互宝本身就走不长。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各类互助平台相继关停的最终原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说相互宝一点好处也没有么?当然有。

比如说,加入门槛低,健康告知宽松(比商业保险宽松多了),分摊费用低(虽然增长很快,但依然比大部分商业保险便宜得多),而且这几年,相互宝也确确实实帮助到了不少罹患大病的用户(关停公告说有179127名成员)。

相信这些接受过相互宝帮助的成员会心存感激,对相互宝关停深感遗憾吧;

当然那些贡献了互助金且尚未患病的成员,可能会觉得自己受骗了,心态好的就当自己做慈善了;

更有一批忧患意识较深的用户,已经在考虑自己和家人接下来的保障应该怎么做了,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相互宝作为一种互助行为,保障是不确定的,我们可以在为自己做全做足保障的情况下,如果个人愿意且家庭条件允许,完全可以继续参加相互宝的。

以商业保险作为主食和配菜,相互宝作为餐后水果,可谓是相当完美了。

即便是没有餐后水果,也并无大碍,毕竟已经吃饱了啊。

可惜,这种餐后水果以后想吃,也不会再有了。

这是一个非常遗憾但又无奈的事情。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观点如下:

相互宝的存在有积极作用,毕竟帮助到很多人相互宝关停有其必然性,因为没有监管体制约束和规范因其不确定性,不建议将相互宝作为唯一风险保障

不知屏幕前的你,有没有参加过相互宝?相互宝要没了,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