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亮度和对比度多少合适(是舒适安全的对比度)

抒情君 21

今天来聊聊人眼的视觉与对比度的关系

有没有想过,每个人感知到的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感官器官对同一件标品的感知是不同的。有兴趣的你们可以搜一下金耳朵,一部分人的耳朵天生+训练后是可以听到声音中高频延展部分,关于金耳朵稍后开一篇聊。今天先聊眼睛。

眼睛是我们感知这个世界很重要的一个器官,他不仅仅是图像传感器那么简单,它的响应范围远远超过任何大电影拍摄设备或者是蕾丝顶配的液晶电视这种成像设备。如果用摄像装备的领域里来参考,人眼相当于拥有23–0.5的光圈,瞳孔的调节和眼睛的动态响应,调整了感光的化学结构后,可以观察的对比度超过100000000:1,你没看错,这里是8个0,可以称之为极其复杂的传感器,且敏感。

所以对比度,对电视来讲是多么重要。对比度简单来说是显示设备呈现的画面中黑与白的亮度比值,值越大,从黑到白中间的渐变像素越多,层次就越多,色彩表现力就越丰富,画面细节就越多,画面质感就越好。画面质感是人眼能够识别并带来综合感受的。目前市面上的电视对比度的数值从几万比1,几十万比一,几百万比一都有,那从前面的逻辑来看,人眼可观察的是8个零比一,所以我们买电视要越高的对比度越好吗?这里有一个坑。

自然界中物体反光的最大亮度在4000nits,最小亮度一般在10nits,这里解释一个单位,尼特(nits),尼特是亮度单位,是一个物理量,很好理解的解释就是它又叫平方烛光 ,一根蜡烛在1m处1m2面积上的亮度。通常显示器最亮是300,手机大概是450。而在自然场景中,绝大部分的场景都会超过1000nits。人眼之所以能看到事物,就是因为事物反光在人眼形成图像。OLED电视的峰值亮度也就500-800nits,不可能真实还原自然界大部分超过1000nits的场景。那如何保证这些1000nits以上的场景显示正常,调对比度呀。等比例压缩这个场景的画面,将超过显示范围的亮的部分调暗,其它暗的部分变得更暗。这样一来,整个画面的细节层次就会被压缩丢失。

再想想前面所说的理论部分。渐变像素,层次越多,细节就不会丢失。所以对于高对比度来讲,足够高的亮度就是那幕后保障。只有足够高的亮度做保障,对比度才更有意义。既要黑的下去,也要亮的起来。现在就连手机厂商OPPO最近姜文的广告片里也在讲黑下去亮起来这事儿了。

目前液晶电视行业头部的品牌都在布局MiniLED技术领域的研发和产品量产,采用MiniLED的背光分区技术来提升电视本身的亮度,来提升人眼在正常环境下的感知对比度。TCL是最初布局这个技术的,我大国品牌果然有眼光。最近索尼大法也在自己最旗舰的2款产品搭载了MiniLED技术。不用说了,大法表态就代表着坚定了行业的趋势。

GfK前两天发布的推荐中TCL去年的新品C12也登榜了,并提到Mini LED在未来三年将在高速赛道迅速发展。

最近关注到的TCL即将要搞的新品发布会,据说带来了技术的进一步刷新,在3月9日,也就是今天,TCL马上要推出的旗舰版QD-MiniLED电视X11,做到了2000nits亮度、2304分区、157%的色域值,搭配2.1.2的安桥Hi-Fi音响,整机超薄一体化的设计可以做到极致贴墙。电视天花板值得期待!

还有全球最大尺寸的QDminled真是让人兴奋。晚上必须关注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