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
1. 《三峡》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断缺)
②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声音曲折)
2.《与朱元思书》
①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
②窥欲忘反(反同返、返回)
③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4.《富贵不能淫》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③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6.《愚公移山》
①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③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⑤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⑥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7.《周亚夫军细柳》
①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
②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扶轼。)
二、词类活用
1. 《三峡》
①虽乘奔御风(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快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⑤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⑥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2. 《答谢中书书》
五色交辉(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3. 《记承天寺夜游》
①相与步于中庭(步:名词作动词,散步)
②怀民亦未寝(寝:名词作动词,睡;卧)
4. 《与朱元思书》
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
⑥横柯上蔽(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②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6.《富贵不能淫》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淫、移、屈:使动用法)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容词使动用法;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②动作状: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③名作动:
人恒过(过:犯错误)
8.《愚公移山》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作动,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石土)
③面山而居(面:名作动,面向,面对着)
④聚室而谋(聚:使动用法,使……聚,相当于:把……召集在一起)
⑤何苦而不平(苦:形容词作动词,愁)
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 )
⑦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
9.《周亚夫军细柳》
①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②介胄之士(介胄: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③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诏: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④锐兵刃(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⑤深壁而守(壁:名词活用为动词;加高营垒)
⑥梁日使使请太尉(日:名词作状语,天天)
⑦太尉守便宜(便宜:形容词作名词,有利的地势)
三、一词多义
1. 《三峡》
①绝:沿溯阻绝(断)
哀转久绝(消失,停止)
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②清: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清荣峻茂(水清澈)
③故:故渔者歌曰(所以)
鸠曰,何故?(原因,缘故)
④至:至于夏水襄陵(到了)
每至晴初霜旦(到)
2.《答谢中书书》
①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和)
②书: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
谢答中书书(书信,是一种文体。)(与之类似的有《与朱元思书》吴均)
乃丹书帛曰(动词,书写)(来自《陈涉世家》司马迁)
3.《记承天寺夜游》
①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
②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空荡荡的)《三峡》
③欲:解衣欲睡(将要)
欲穷其林(想)《桃花源记》
④至:遂至承天寺(到)
寡助之至(极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4.《与朱元思书》
①穷:蝉则千转不穷(尽,完)
欲穷其林(走完)
②绝: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③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
果如鹤唳云端(叫)
④上:横柯上蔽(在上面)
负势竞上(向上)
⑤直:直视无碍(一直)
争高直指(笔直)
⑥百: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十倍)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
⑦无: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⑧甚:急湍甚箭(胜过)
渔人甚异之(非常)
⑨异:奇山异水(与众不同)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
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锋利)
②之:三里之城(助词,的)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③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国恒亡(国家)
④时:天时不如地利(气候,时令)
长风破浪会有时(时机,机会)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代,朝)
四时之景不同(季度,季节)
⑤和: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春和景明(和煦)
⑥去:委而去之(离开,逃离,逃亡)
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别处)
⑦胜:环而攻之而不胜(取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美妙)
日出江花胜红火(胜过,超过)
⑧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
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
⑨亡:亡羊补牢(丢失)
国恒亡(灭亡)
⑩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
6.《富贵不能淫》
①戒: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②之:往之女家(动词,到)
妾妇之道(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②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
③拂: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④士: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8.《愚公移山》
①方:方七百理(古代称面积用语,纵横)
今方来,吾欲辱之(将要)
②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固若金汤(坚固)
③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
蝉则千转不穷(尽)
非咨询不穷其致(追究到底)
穷凶极恶(极端)
④如:其如土石何(如……何:把……怎么样)
闻水声,如鸣佩环(好像)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及)
如法炮制(依照)
如意算盘(符合)
⑤通:指通豫南(通向)
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
政通人和(顺利)
通计一舟(全,整个)
⑥许:杂然相许(赞同)
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
9.《周亚夫军细柳》
①军:军细柳(驻军)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驻军)
上自劳军(军队)
曩者霸上、棘门军(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
军中不得驱驰(军营)
②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臣)
③诏: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皇帝的命令)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通告。)
④劳:皇帝敬劳将军(慰问,犒劳。)
上自劳军(慰问,犒劳。)
劳其筋骨(使……劳累。)
⑤之:已而之细柳军( 到,往。)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的 )
⑥居:居无何(经过。)
居天下之广居(住,住宅)
⑦兵: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⑧介:无此疆尔介(界线;边界)
前向崧高,后介大河。(间隔;隔开)
敝邑褊小,介于大国。(居……之间)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披上铠甲)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个)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介通芥,比喻微小)
四、古今异义
1. 《三峡》
①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②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③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2.《答谢中书书》
①四时俱备(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②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晓:古义:清晨;今义:知道)
③夕日欲颓(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委靡)
④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
3.《记承天寺夜游》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与事无关的人)
②月色入户(户:古义:窗(门户)户;今义:住户、人家)
③念无与为乐者(念: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
④盖竹柏影也(盖: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⑤相与步于中庭(中庭:古义:院子里;今义:庭子中间)
4.《与朱元思书》
①一百许里(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
②鸢飞戾天者(戾:至,到达;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世务者(经纶:筹画,治理;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然而不胜者(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②城非不高也(城:古义:城墙;今义:城市)
③池非不深也(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水池)
④七里之郭(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⑤委而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⑥亲戚畔之(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⑦委而去之(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⑧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界限,限制;今义:地域)
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富贵不能淫》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
②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③丈夫之冠也(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②富贵不能淫(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淫乱)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④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⑤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征验,表现;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⑥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方)
8.《愚公移山》
①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②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③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④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⑤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
⑥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⑦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⑧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⑨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⑩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⑪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9.《周亚夫军细柳》
(1)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
(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
(3)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节日。)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今义:墙壁。)
(5)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6)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五、特殊句式
1. 《三峡》
①省略句
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清荣峻茂省略主语(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②状语后置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 《记承天寺夜游》
①状语后置
相与步于中庭(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②定语后置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③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
④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起判断作用)
3. 《与朱元思书》
①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船)
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②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飞戾天是鸢的后置定语,翻译时应该将其提前。)
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判断句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被动句+状语后置: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付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
举于士(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
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
6. 《愚公移山》
①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②被动句
帝感其诚
③宾语前置
何苦而不平
且焉置土石?
④定语后置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⑤状语后置
告之于帝
⑥省略句
(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7. 《周亚夫军细柳》
(1)此真将军矣! 判断句
(2)太尉既会(于)荥阳 省略句
(3)购吴王(以)千金 省略句
六、虚词
1. 《三峡》
①其:其间千二百里(这)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那)
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它的)
②以:不以疾也(如,似,像)
以丛草为林(把)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因为)
③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译在)
自非亭午夜分(若,如果)
2.《记承天寺夜游》
①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乐者(和,连词。)
②盖:盖竹柏影也(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狼》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以:以天下之所顺(凭)
所以动心忍性用(来)
②之:亲戚畔之(代词,他)
三里之城(助词,的)
寡助之至(动词,到)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
③而:泉香而酒洌(表并列,并且)
委而去之(表顺接)
环而攻之而不胜(表转折,却、但是)
④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而死于安乐也(由于)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