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的意思(颁发是什么意思)

抒情君 8

一、课文特点

本课是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所在单元是新闻主题的活动探究单元。本课在结构上堪称是到金字塔结构的样板。电头和导语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消息的主体部分依次介绍获奖者的情况、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最后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的来源和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的分离。从写作方法来看,本文选取了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是标准的常规写法。在语言方面,本文客观、准确、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语言,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消息的最佳蓝本。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消息结构完整。本则消息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几部分组成,有着完整清晰的结构,是学生学习消息的范本。

第二,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本。本着消息的信息出现顺序是由主到次,是标准的倒金字塔结构,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在消息中比较常见,需要同学们学习和掌握。

第三,准确经验的表达。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本文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情况,文章的表达准确精炼,在极短的篇幅内交代清楚的事件要素、颁奖经过及事件发生的背景。

二、单元定位

本单元设置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个任务。显而易见,新闻阅读部分是本单元的基础任务,其为后面学生自主完成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打下基础。所以在学习本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掌握新闻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具备将生活中的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实践能力。

在文体上,本文与第一课都是消息,通过前面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消息的特点、消息的六要素和消息结构的五部分等知识。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课,用之前所学方法来阅读消息、筛选信息,巩固所学;还可以学习新的知识,消息的常见结构形式到金字塔式探究、消息的语言特点等,为下一步的新闻采访写作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三、学习目标

本课是学生学习的第二篇消息,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新闻基本知识。不过由于初学这种文体的文章,学生学起来还是缺少章法。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消息的特征,本课可以从消息的基本知识入手,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消息的语言做更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新闻这种题材,并能写出简短的消息。

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把第一课你学到的新闻相关知识,如新闻六要素、新闻基本结构等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一方面是复习巩固了新闻文体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新闻事实。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消息在语言上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对于消息语言的特点分析,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寻、去发现。本文的语言特点明显,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力求精准、客观,要引导学生自主品味、感受消息的语言特点,为后面自己撰写消息打下基础。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在本课中要重点讲解这一结构,让学生知道标题、岛屿、主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新闻,理解新闻。

四、学习方法

本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本课的学习以自主实践、合作探究为主要方法。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可让学生借助第一课所学勾画消息的结构,借助旁批以其每段传递的信息,合作探究分析消息的语言特点,小组合作分析人物等等,教师在关键处进行事实的点播、指引、归纳和总结。

五、学习过程

本课的学习过程分为五个大的步骤。

1.激趣导入。通过同学们熟知的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引出首这则消息,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本环节由学生熟知的名人导入,纳入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并借机介绍诺贝尔奖及路透社。

2.速读消息,理清结构。首先请同学们回顾第一课所学的消息结构,接着速读课文,勾画出消息的结构,温故知新,这里再次巩固消息结构,让学生在分析结构的同时,也对文章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接着结合课文旁批说说各段分别传递了什么信息。此处旨在教会学生利用课文旁批的辅助作用来帮助快速理清课文内容,也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给上述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让学生明确本着消息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重要性依次递减,由主到次。教师补充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播放微课视频。这里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讲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本则消息的重要性排序来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这一概念。

3.合作探究,品味语言。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息语言的特点。首先,教师实例分析法国的普里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这个句子中颇有建树,意思是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这里用来评价普里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去文中发现词句,找寻消息语言的不同特点,小组内进行探讨,然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交流消息的语言特点。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们又学到了关于消息的两个知识。消息的结构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语言具有客观简练、准确具体、朴实通俗的特点。本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揣摩消息语言特点,合作探究总结消息语言特点。

4.拓展阅读,评价人物。这一环节让学生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并结合课外材料分析诺贝尔的形象。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分析新闻人物形象,了解作者的新闻立场。作者的感情与思想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此环节的设置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立场与观念。同时也要学会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新闻的内容,评价新闻中的人物。

5.比较阅读,总结梳理。这一环节让学生再次阅读第一二课,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分别从消息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作者的立场、报道篇幅、报道速度、标题特点几个方面去比较两则消息的异同。依据比较结果归纳消息的特点:倒金字塔结构很常见、语言简明有特点、新闻作者有立场、篇幅宜短不宜长、报道迅速又及时、标题概括性要强。学生在比较中就会知晓、熟悉消息的共同特点,为以后阅读消息、撰写消息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布置任务,课堂写作。请学生抓住消息特点,报道一则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校园消息,100字左右。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