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首富(大唐首富窦乂生意经)

抒情君 3

险韵:三江、九佳;三肴、十五咸。

《声律启蒙》十五咸:

清对浊,苦对咸。一启对三缄。烟蓑对雨笠,月榜对风帆。莺睍睆,燕呢喃。柳杞对松杉。情深悲素扇,泪痛湿青衫。汉室既能分四姓,周朝何用叛三监。破的而探牛心,豪矜王济;竖竿以挂犊鼻,贫笑阮咸。

能对否,圣对贤。卫瓘对浑瑊。雀罗对鱼网,翠巘对苍崖。红罗帐,白布衫。笔格对书函。蕊香蜂竞采,泥软燕争衔。凶孽誓清闻祖逖,王家能乂有巫咸。溪叟新居,渔舍清幽临水岸;山僧久隐,梵宫寂寞倚云岩。

冠对带,帽对衫。议鲠对言谗。行舟对御马,俗弊对民碞。鼠且硕,兔多毚。史册对书缄。塞城闻奏角,江浦认归帆。河水一源形瀰瀰,泰山万仞势岩岩。郑为武公,赋缁衣而美德;周因巷伯,歌贝锦以伤谗。

【注】

三缄:缄,封。《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指人慎言。

烟蓑:蓑衣。烟,尘也,蓑衣防尘,故谓。

雨笠:遮雨的笠帽。

月榜:谓桂树做的船桨。榜(音棒):船桨。《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睍睆(音献缓):形容鸟色美好或鸟声清和圆转貌。《诗经·邶风·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毛传:睍睆,好貌。朱熹集传:睍睆,清和圆转之意。余冠英注:睍睆,黄鸟鸣声。又作‘间关’。

呢喃:燕鸣声。

素扇:洁白而没有写字绘画的扇子。情深悲素扇,典出东汉班婕妤。作有《团扇》一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亦称《怨歌行》。团扇改为素扇,是为了平仄与后面相对。

泪痛湿青衫,典出白居易《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四姓:指四姓小侯。东汉明帝外戚樊、郭、阴、马四姓的子弟。《后汉书·明帝纪》: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李贤注:为外戚樊氏、郭氏、阴 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

三监: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 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 监之;殷都以西为鄘,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见郑玄 《诗经·邶鄘卫谱》。一说指武庚、管叔、蔡叔。见《汉书·地理志下》、王引之《经义述闻·三监》。 汉代儒家依托周初三监的事,把三监作为 周朝的通制。《礼记·王制》: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参阅杨慎《升庵经说》卷九、孙希旦《礼记集解》卷十二。

破的:箭射中靶子。的(音帝):箭靶的中心目标。

豪:豪爽,豪气冲天。

矜(音金):自夸,自恃。《广雅》:矜,大也。

《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济传》:王恺以帝舅奢豪,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济请以钱千万与牛对射而赌之。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因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而至,一割便去。

犊鼻:指犊鼻裈。短裤,一说围裙。形如犊鼻,故名。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越王服犊鼻,着樵头。《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相如身自著犊鼻裈。王先谦补注:但以蔽前,反系于后,而无袴裆,即吾楚所称围裙是也。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后为调侃世俗或贫穷的典故。

贫:家境贫寒。笑:自嘲。

阮咸:字仲容,生卒年不详,三国时魏国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东南)​人,阮籍之侄。性任达不拘,长于音律。擅长弹奏直项琵琶。为竹林七贤之一。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晋书》、《世说新语》有其载。

卫瓘(音灌):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仕魏历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后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仕晋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晋惠帝即位后,与贾后对立。不久,贾后唆使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卫瓘一门,享年七十二岁。

浑瑊(音尖):本名日进,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青铜峡南) 人。唐朝名将,朔方节度留后浑释之之子。早年随父于朔方军征战。安史之乱爆发后,先后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部将,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泾原兵变时,浑瑊于奉天力战,大破数万叛军。并率军收复咸阳,出任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封咸宁郡王。会同马燧率军讨平李怀光叛乱,再升为检校司空,出镇河中。贞元三年,浑瑊奉命主持唐蕃平凉会盟,但疏于防备,遭吐蕃伏击,浑瑊夺马逃归。此后仍镇河中。次年,加邠、宁、庆副元帅。贞元十二年,升任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贞元十五年十二月,浑瑊去世。获赠太师,谥号忠武。

雀罗:捕雀的网罗。常用以形容门庭冷落。《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翠巘:青翠的山峰。巘(音演):大山上的小山。

笔格:笔架。

书函:文书的封套。亦指书信。

凶孽:指叛逆者。

祖逖(音替):字士稚,别名祖生、祖车骑,东晋军事家。祖逖官拜镇西将军、豫州刺史,曾率部北伐,收复河南;于西晋末年率亲党避乱于江淮。大兴四年,朝廷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祖逖担心内乱爆发,以致忧愤成疾,不久后祖逖便在雍丘病逝,时年五十六岁。

《晋书·列传第三十二·祖逖传》: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王家:君王之家,帝王之家。

乂(音易):治理;安定。《尔雅·释诂》:乂,治也。

巫咸:古代传说人名。 殷中宗 的贤臣。一作巫戊 。相传他发明鼓,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又是个占星家,后世有假托他所测定的恒星图。《尚书·君奭》:巫咸 乂王家。《楚辞·离骚》: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王逸注:巫咸,古神巫也,当殷中宗之世。《史记·殷本纪》: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

梵宫:原指梵天的宫殿。后多指佛寺。梵: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

鲠(音梗):刚直。

御马:驾驭马匹。亦指乘马,骑马。亦作名词。指御用之马。亦指帝王赏赐的马。

民碞:谓民心不齐。《尚书·召诰》: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碞。郑玄注:碞,险也,顾视民情之碞险。孔颖达疏:碞,即巖也,参差不齐之意,故为僭也。一说谓民情险恶。陈澔集说:碞,险也。碞(音炎)。巖:岩的繁体字。

毚(音缠):狡猾。《说文》:毚,狡兔也。一曰兔之骏者。《诗经·小雅·巧言》: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书缄:书信。缄(音尖):信件。

江浦:江滨。《吕氏春秋·本味》:江 浦之橘,云梦之柚。高诱注:浦,滨也。亦泛指江河。

瀰瀰:亦弥弥。水满貌。《诗经·邶风·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

岩岩:高大;高耸。《诗经·鲁颂·閟宫》:泰山巖巖,鲁邦所詹。孔颖达 疏:言泰山之高巖巖然,鲁之邦境所至也。

缁衣: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毛传:缁,黑也,卿士听朝之正服也。此指《诗经·郑风·缁衣》篇。

《礼记·缁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郑玄注:《缁衣》、《巷伯》,皆《诗》篇名也。《缁衣》首章曰‘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適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言此衣缁衣者,贤者也,宜长,为国君。其衣敝,我愿改制,授之以新衣,是其‘好贤’,欲其贵之甚也。《巷伯》六章,曰‘取彼谗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此其‘恶恶’,欲其死亡之甚也。孔颖达疏:缁衣,朝服也。诸侯视朝之服,缁衣素裳。郑武公、桓公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郑人善之,愿君久留郑国,服此缁衣,衣服败破,则又作新衣以授之,故以歌此诗,是好贤之诗也。诗人以《缁衣》为《郑风》之首,故云‘好贤如缁衣’也。‘恶恶如巷伯’者,《巷伯》亦《诗》篇名也,巷伯是奄人,为王后宫巷官之长,故为‘巷伯’也。幽王信谗,诗人伤谗而惧谗及己,故作诗以疾谗也。其诗云:‘取彼谗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是恶谗人之甚,故云‘恶恶如《巷伯》’也。正义曰:《缁衣》者,《诗·郑风》美郑桓公、武公诗也;《巷伯》,剌幽王之诗也,故云‘皆《诗》篇名’。云‘缁衣之宜兮’者,言桓公、武公并皆有德,堪为国君。国人愿之,言德宜著此缁衣;破敝,我又欲改更为新衣。云‘適子之馆兮’者,郑人云,桓公、武公既为卿士,適子之馆舍兮,谓乡卿士治事馆舍。云‘还矛授子之粲兮’者,从馆舍回还来过本国,我即授子以粲餐兮也。郑人爱桓公、武公之甚矣,是‘好贤’也。缁衣者,诸侯朝服,故《论语》云‘缁衣羔裘’,注云:‘诸侯之朝服,其服缁布衣而素裳,缁带素韠。’

巷伯:宦官,太监。因居宫巷,掌宫内事,故称。《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宫、巷伯儆宫。杜预注:司宫,奄臣;巷伯,寺人。皆掌宫内之事。

《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贝锦:指像贝的文采一样美丽的织锦。亦喻诬陷他人、罗织成罪的谗言。《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朱熹集传:言因萋斐之形,而文致之以成贝锦,以比谗人者因人之小过而饰成大罪也。

补:《声律启蒙》的错误:贤和崖均非十五咸韵部。

《笠翁对韵》十五咸:

栽对植,剃对芟。二伯对三监。朝臣对国老,职事对官衔。鹿麌麌,兔毚毚。启牍对开缄。绿杨莺睍睆,红杏燕呢喃。半篱白酒娱陶令,一枕黄粱度吕岩。九夏炎飙,长日风亭留客骑;三冬寒冽,漫天雪浪驻征帆。

梧对杞,柏对杉。夏濩对韶咸。涧瀍对溱洧,巩洛对崤函。藏书洞,避诏岩。脱俗对超凡。贤人羞献媚,正士嫉工谗。霸越谋臣推少伯,佐唐藩将重浑瑊。邺下狂生,羯鼓三挝羞锦袄;江州司马,琵琶一曲湿青衫。

袍对笏,履对衫。匹马对孤帆。琢磨对雕镂,刻划对镌镵。星北拱,日西衔。卮漏对鼎谗。江边生桂若,海外树都咸。但得恢恢存利刃,何须咄咄达空函。彩凤知音,乐典后夔须九奏;金人守口,圣如尼父亦三缄。

【注】二伯:指周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重臣周公和召公。《孔丛子·居卫》: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二伯。《礼记·王制》: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郑玄注:自 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陕: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

麌麌:群聚貌。《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毛传:麌麌,众多也。麌(音羽):雄獐。《广韵》:麌,牡鹿。

吕岩:吕洞宾。

九夏:夏季,夏天。陶渊明《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炎飙:炎热的疾风。葛洪《抱朴子·论仙》:蹈炎飙而不灼,蹑玄波而轻步。

长日:指整天、终日。

风亭:亭子。亭子露天长年在风中。故谓。

三冬:冬季三月,即冬季。

寒冽:寒冷。

漫天:满天。

雪浪:白色的浪花。

征帆:指远行的船。

韶咸:尧乐《大咸》与舜乐《大韶》的并称。泛指古乐。

《左传•襄公二十九 年》: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郑玄注:韶濩,汤乐也。孔颖达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称濩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大禹也。濩(音户)。

涧瀍(音缠):二水名。均流经今洛阳市境注入洛水。《尚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孔传:又卜涧瀍之间,南近洛,吉。后以代指洛阳。

溱洧(音真伪):溱水与洧水 。在今河南省。《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巩洛:巩洛二古地名的并称,地在今河南 洛阳一带。《战国策·韩策一》:苏秦 为楚合从,说韩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常阪之塞。’

崤函:崤山和函谷。自古为险要的关隘。 函谷东起崤山,故以并称。

少伯: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散户陇人。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

邺下:邺的别称,亦称邺城。古邑名。春秋齐邑。相传齐桓公始筑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邺镇东。建安十八年,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故亦称邺都。

狂生:此指祢衡。

羯鼓:我国古代一种鼓。腰部细。据说起源于羯族。

挝(音抓):敲打,击。

锦袄:以织有花纹的锦缎为衣面的双层衣服。此代指曹操。

《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传》: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衡进至操前而止,吏呵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衡曰:‘诺。’于是先解衵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着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扬袍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孔融曰:‘祢衡罪同胥靡,不能发明王之梦。’魏武惭而赦之。

江州:西晋惠帝元康元年置,治所在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东)。东晋咸康六年徙治寻阳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其时辖境相当今江西、福建二省,湖北陆水以东、长江以南及湖南舂陵水中上游以东地区, 后辖境渐小。南朝宋升明元年徙治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梁太平二年徙治南昌县(今南昌市东),陈天嘉初复移治湓口城(今九江市)。隋大业三年改为九江郡。唐武德四年复为江州,天宝元年改为浔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江州。唐时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德安、彭泽、湖口、都昌等市县地。

司马:官名。《周礼》夏官大司马之属官,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 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其后汉宫门及大将军、将军、校尉属官,都有司马。边郡亦置千人司马,专主兵事,不治民。 魏晋以后,州刺史带将军开府者,置府僚司马。至隋废州府之任,无复司马,而有治中。唐制,节度使属僚有行军司马。又于每州置司马,以安排贬谪或闲散的人。后世称府同知曰司马,本此。

江州司马:此指白居易。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笏(音互):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匹马:一匹马。后常指单身一人。《仪礼·觐礼》: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

琢磨:雕刻和磨治玉、石。《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雕镂:雕刻,刻镂。

镌镵:雕凿。镌(音捐):用凹线、凹面或点雕刻。镵(音缠):刺,凿。

拱:围绕;环绕。《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卮(音枝):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容量四升。

卮漏:漏卮,底上有孔的酒器。《淮南子·氾论训》:今夫溜水足以溢壶榼,而 江 河 不能实漏巵,故人心犹是也。

鼎谗:谗鼎,鼎名。春秋时鲁国为多,传为夏禹所铸。鲍照《河清颂》:毚鼎迁 宋,玄圭告成。《左传·昭公三年》:谗鼎之铭曰。服虔注:谗鼎,疾谗之鼎,《明堂位》所云崇鼎是也。一云谗,地名,禹铸九鼎于甘谗之地,故曰谗鼎。《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

若:杜若。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都咸:亦称都咸子。果树名。

恢恢:宽阔广大貌。《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咄咄:感叹声。表示感慨。

空函:指没有放入信笺的函封。《晋书·殷浩传》: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

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彩凤:即凤凰。

典:主持;主管。

后夔:人名。相传为舜掌乐之官。张衡《东京赋》:伯夷起而相仪,后夔坐而为工。薛综注: 后夔,舜臣,掌乐之官。

九奏: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孔 传:备乐九奏而致凤凰。孔颖达疏:成,谓乐曲成也。郑云:‘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

尼父:亦称尼甫。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字仲尼,故称。

《训蒙骈句》十五咸:

红罗帐,黑石函。琴横徽轸,乐奏英咸。花香蜂竞采,泥暖燕争衔。塞上寒霜迟寄袄,江头斜日促归帆。陇上梅开,寄赠故人犹可折;阶前草长,丁宁童子不须芟。

飘舞袖,脱征衫。风清月白,河淡海咸。断碑凝土蚀,古镜被尘缄。凛凛清霜寒橘柚,濛濛细雨暗松杉。供韭林宗,夜向灯前冒雨剪;思莼张翰,归来江上挂风帆。

樊迟圃,傅说岩。一川花柳,千里松杉。云峰形突兀,石壁势岩巉。野店黄鸡声喔喔,屋梁紫燕语喃喃。炉上酒香,对月几回频举盏;案前书满,临风一笑却开缄。

【注】函:盛物的匣子、套子。

徽轸:琴腹下转动琴弦的轴。亦借指琴声。徽:琴徽,系琴弦的绳。轸:弦乐器上系弦线的小柱。可转动以调节弦的松紧。

英咸:咸英,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也可泛指古乐。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自《咸》《英》以降,亦无得而论矣。英,亦作韺。

江头:江边,江岸。

陇:泛指山。

丁宁:嘱咐,告诫。《诗经·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郑玄笺:丁宁归期,定其心也。《汉书·谷永传》:二者同日俱发,以丁宁陛下,厥咎不远,宜厚求诸身。颜师古注:丁宁,谓再三告示也。

征衫:旅人之衣。

被:覆。缄:封。

凛凛:寒冷。《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潘岳《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李善注引《说文》曰:凛凛,寒也。

清霜:寒霜;白霜。

蒙蒙:细雨迷蒙貌。亦作濛濛。

林宗:指东汉郭泰。字林宗。字林宗。太原郡介休县(今属山西)人 。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郭泰出身寒微,年轻时师从屈伯彦,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他身长八尺,相貌魁伟。与李膺等交游,名重洛阳,被太学生推为领袖。第一次党锢之祸后,被士人誉为党人八顾之一。《后汉书·郭符许列传》有传。

杜甫《赠卫八处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幼学琼林》:冒雨剪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寻梅,孟浩然自娱兴雅。《后汉书》未载夜雨剪韭一事,而《幼学琼林》为明清时期的儿童启蒙读物。我猜想此为后世(清代以后)民间文人自己附会出来的典故。

张翰:字季鹰,吴郡(今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出身江左望族,留侯张良后裔,父亲是三国时吴国大鸿胪张俨。有清才,善属文,性格放纵不拘,时人比之为阮籍,号为江东步兵。齐王司马囧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见祸乱方兴,以莼鲈之思为由,辞官而归。年五十七卒。《晋书·文苑列传·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樊迟:孔子学生。曾向孔子请教种地种菜的事,为孔子拒绝。《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傅说:殷相。说,音悦。

岩:即傅岩。亦称傅险。古地名。相传商代贤士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尚书·说命上》: 说筑傅岩之野。孔传: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史记·殷本纪》: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司马贞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岩’也。张守节正义引《地理志》:傅险即傅说版筑之处,所隐之处窟名圣人窟,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即虞国、虢国之界。又有傅说祠。《孟子·告子章句下》: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赵歧注:傅说筑傅岩,武丁举以为相。孙奭正义:傅说筑于傅岩之间,而高宗举之为相。

一川:一片平川;满地。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色。

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突兀:亦突杌、突屼。高耸貌。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杌孤游。李善注:突杌,高貌。亦指特出;奇特。

岩巉:山岩险峻貌。

喃喃:象声词。鸟啼声。

《平水韵用字表》十五咸:

咸缄瑊谗馋搀毚巉镵衔岩凡帆衫杉监芟喃嵌掺严函

音义略。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