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暮气沉沉(本该朝气蓬勃的80后却暮气沉沉!)

抒情君 9

关于年龄的话题总是能够引起讨论,最近出现得尤其频繁。从1988的中年女子、到赵雷称自己母亲34岁老来得子、再到联合国定义15到24岁是青年。一时间,1992年生人已经正式步入中年登上微博热搜。

曾几何时在80后、90后眼里非常遥远的中年危机,似乎一下子杀到了他们面前。本该朝气蓬勃的80后却暮气沉沉,他们心态集体变老,开始陷入怀旧,不断叹老,甚至精神上也陷入早衰。

虽然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青年的年龄范围界定在14-35周岁。但是,不少人还是纷纷自嘲,他们已经是陷入前中年危机了。

顾名思义,前中年危机便是年轻人提前进入了本该是中年人才有的状态。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在我们的通常想象中,80后、90后都是年轻人,他们应该是主流文化关于青年定义的模样:他们是早晨八九点的太阳,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充满干劲,不怕挫折,愈挫愈奋……

尤其是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中,青年并不仅仅是一个年龄概念,它往往还被赋予了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涵义。青年是国家和社会的象征,只有他们充满希望,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所谓的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前中年危机一举打破了这种想象。

比起我们所熟知的中年危机,前中年危机的发生时间提早了很多。大约在25~35这个区间。

这一群人,身体与青少年时期相比,自己明显感受到在走下坡路,熬夜后很难恢复,稍微放纵体重就直线飙升,性欲减退。

爱情成为奢侈品,户口、房子、票子成了新的大三件,没有的话免谈,主动或被动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他们形单影只、茕茕孑立,下班后蜗居在局促的小出租房里。

工作了几年,薪水满足日常开销和一般性社交活动之外略有盈余,但远不足以支付北京六环内的首付,而事业的天花板似乎触手可及。

抬头看着前辈们的背影越来越远;回头看比自己年轻的姑娘小伙儿蹭蹭的追上来;左右四顾自己的生活远没有别人看起来那么清爽;问问自己,想要的生活远没到来……

你不知道如何面对这发生的一切,今天的朝阳行业,明天可能就被淘汰掉。一个个公司倒闭了,你的公司也开始裁员了,你开始想,创业当道,是不是也该豁出去辞掉工作去创业了,退掉东四环的合租屋,去大通县租一间平房,每天敲击键盘,进入互联网创业,万一敲出一条路呢?

可是,你不敢,你觉得自己目前还算安逸,收入尚可,工作尚可,只要你不轻易辞职还能有口饭吃,但正因为如此,你的生活才更加不安。

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中说,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这样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呢?我心里的那团火是不会熄灭的!所以,只要心中有火,心中有梦,又何必暮气沉沉、惰性重重,把生活过成无精打采的模样?你觉得有危机,不正是说明你不安于现状吗?

固然,前中年危机就成为了谁也难以绕过的破茧之痛。但破茧的痛之所以得以忍受,还是因为我们有着成蝶的可能。我们的挣扎与抵抗,最终是为了认清并获得我想要的,而不是成为一个他人眼中过得还不错的人。

宽阔光明并不会在隧道尽头等着我们,它需要我们先一步步走过隧道。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工作上一步一步晋升,钱慢慢挣,工资一点点涨,要一下子在大城市中心地带买下大房子那是天方夜谭,但至少每一刻你都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每一刻你都离希望更近一些。

所以,加油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